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以来西方的文学流派

流派完成时间作者作品主人公信息
浪漫主义1819(英)雪莱《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反抗天帝的神话英雄
1832(英)拜伦《唐璜》贵族叛逆者
1874(法)雨果《九三年》深得民心的叛军头子、青年贵族、革命者
批判现实主义1830(法)司汤达《红与黑》上进与虚伪并存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1850(法)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一系列资产发迹者
1859(英)狄更斯《双城记》同情人民的医生
1912(法)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桀骜不驯的青年人
1900(美)德莱赛《嘉莉妹妹》试图改变命运的女孩
现代主义1915(奥)卡夫卡《变形计》变身甲虫的年轻人
1953(爱)贝克特《等待戈多》始终未出场
1961(美)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荒诞社会的受害者
以“文学与时代”为主题,参考表1中的信息,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中国近代,有人将孟子的“民贵君轻”与西方的“民主君仆”联系起来,“吾观泰西民主之国,选举议院之权操于国民,弹劾总统之权操于上议院,孟子之立法殆即此意也”;墨子的“兼爱”与西方的“博爱”划了等号,“墨子之政术,民约论派之政术也”;黄宗羲强调“为天下,非为一姓也;为万民,非为一人也;”“其学说思想与卢氏(指卢梭)同”;早期维新思想家认为,《尚书》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具有现代“民约”思想的精髓,即人民主权说,君主立宪制中国“古已有之”,议会制度“颇与三代法度相符”。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更是将之发展到极致,“春秋大同之学,无不言民权者”,其“托古改制”思想成为维新志士推行民主实践的理论依托。

——摘编自张逸云《论传统民本思想对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影响》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与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