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古以来,汉字的传承与中国文明的延续就始终保持着相互成就、共同成长,不断变革创新的辩证发展关系,二者在历史长河中始终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而在中国文明定型于中原腹地之后向四周扩散的过程中,儒学文献和汉字文言传承活动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汉字跨越方言和语言的鸿沟,成为东亚文明圈内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儒学文献塑造了东亚文化圈内各民族、各国共同的价值观念,表达“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

——摘编自黄亚平《论汉字传承与中国文明延续的辩证发展关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在总结秦朝以“武功”“刑法”治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改革和发展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治国思想,提出了“文武并用”的治国指导方针,成功地实现了由秦尚“武功”重“进取”的“革命”理论向汉代尚“文治”重“守成”的“建设”理论的转变,并把这两种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用仁义道德治国的“文治”,又用权威,暴力和刑罚治国的“武功”,把握“文成之道”的刚柔之术。汉代“文武并用”治国方略的基本特征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教化,刑罚和制度结合起来,把礼乐制度对社会的稳定和“武功”对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利民,治吏,治财结合起来,把富民,富国,强兵结合起来。汉代这种治国方略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也为以后历代帝王治国方略提供了蓝本。

——摘编自刘太祥《“文武并用”:汉代治国方略的改革与创新》

根据材料,围绕“汉代治国方略的改革与创新”这一主题,提炼一个恰当的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20世纪初世界历史大事简表

时间大事主要内容
14世纪至17世纪文艺复兴冲击宗教神学的世界观,高扬人文主义旗帜,追求人的价值和尊严。
15世纪至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葡萄牙、西班牙早期殖民扩
张,世界市场初现。
16世纪宗教改革打击罗马教廷的权威,扩大世俗权利,建立民族、民
主、节俭的新教会。
1718世纪启蒙运动冲击封建王权等级特权,提倡理性,提出天赋人权、自
由、民主、平等、权力互相制约等。
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美国建立联邦制共和国。
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无产阶级
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18482马克思主义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国际工人运动兴起。
19世纪6070年代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摘编自《世界近代史》

从上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两件大事,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近代前期西方文明特征的概述表

特征解读
古典遗产西方从古典文明中得到包括希腊哲学和理性主义、罗马法、拉丁语和基督教等遗产
天主教和新教宗教改革与反改革和西方基督教世界之分裂为北方的新教和南方的天主教
欧洲语言西方继承了拉丁语,但是出现了各种民族和与之相伴随的民族语言
精神权威与世俗在整个西方的历史上,先是唯一的教会然后是许多教会与国家并存权威分离
法治君主应当根据自然法来行使他们的权利,而普通法的传统则在英国得到了发展
社会多元主义存在着相对强大和自主的贵族、大量农民和虽然为数不多但很重要的商贾阶级,有力限制绝对君主制
代议机构议会和贵族、教士、商人和其他集团的利益的机构提供了现代民主体制的代议制形式
个人主义文明社会中所独有的个人主义意识及个人权利传统和自由传统出现

——据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整理

阅读材料,围绕“西方文明的特征”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近现代
先秦:传说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扁鹊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病。
秦汉:《黄帝内经》是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葛洪记载了青蒿治疗疟疾的功用。
隋唐:日本多次派药师来中国学习医学;鉴真赴日本传授医学;唐代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政府颁布的药典;孙思邈的《千金方》集唐以前医方学之大成。
宋元:政府派医官到高丽教授医学;王唯一撰《铜人俞穴针灸图经》。
明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后由朝廷颁行;传教士卜弥格翻译《中国医药概说》《中国诊脉秘法》等书。
1914年,各省中医组织请愿团向政府请求保存中医,政府申明“非有废弃中医之意”。
1950年,新中国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确定“团结中西医”的方针。
1955年,中医研究院成立。
1956年,苏联派专家来华学习针灸。
1986年,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后更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0年,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年,屠呦呦凭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

——摘编自陈邦贤《中国医学史》等


表为中医药学发展史大事简表。请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主题,从表中提取相关的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