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文化艺术作品不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壁画《胡姬舞》B.龙门石窟佛像
C.顾恺之《洛神赋图》D.雕版印刷《金刚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老子主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孟子向滕文公宣讲:仁政应该从恢复西周井田制着手,因为井田制下人人都有一块份地,贫富分化不甚显著。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道家经济思想比儒家激进
B.和谐安定是社会关切的重大问题
C.儒家民本思想植根于道家
D.道家和儒家的治国理念日益趋同
2020-11-02更新 | 549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段材料最有可能选自
A.《韩非子》B.《论语》C.《诗经》D.《老子》
5 .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某史评曾谈道:“它成书于战国晚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经典,它所包括的《灵枢》和《素问》是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它为中医学理论发展奠定基础。”材料中的“它”是
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
C.《九章算术》D.《本草纲目》
2020-10-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诗歌是中国人灵魂的咏叹,也是文化气质的体现与象征: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 狂;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欲寄征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上述诗歌分别属于
A.楚辞、唐诗、小说B.楚辞、唐诗、宋词
C.汉赋、唐诗、元曲D.散文、唐诗、元曲
8 . 史料记载,唐哀宗时(十世纪),郑璠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
A.火药的发明是在唐朝时期B.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
C.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D.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的原因是
A.顺应了秦始皇集权的需要B.汉高祖吸取秦亡的教训
C.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国情D.汉武帝开疆拓土的需要
10 . 某历史学家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学者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B.传统的夷夏之辨的观点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