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B.法家思想的至尊地位
C.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化趋势D.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2020-03-08更新 | 373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D.战国时期思想环境相对自由
2021-09-09更新 | 1301次组卷 | 4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暨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3 . 孔子有“苛政猛于虎”的评论;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孟子则认定推翻暴君是正义行动;老子谴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韩非子则对“上下道揆,下无法守”的现实给予抨击。这反映了当时
A.文化融合的趋势增强B.政治环境的相对宽松
C.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D.礼法并施的思想涌现
4 . 在书法创作上,唐人崇尚严谨法度,如颜真卿创作的《麻姑仙坛记》,既有儒家之严谨又不失道家率真自由之趣;大批士人出身的经生涌现,随即诞生了独具佛家色彩的书法艺术形式﹣﹣抄经体。这反映了唐代
A.三教融合的文化趋势B.人才培育机制的健全
C.书法艺术创作的繁荣D.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某教师对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做出的脉络图。其中③处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仁政民本思想备受重视
B.焚书坑儒受到沉重打击
C.三教融合趋势不断强化
D.三教并立丧失正统地位
6 . 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A.文学艺术的多元
B.对外交流的频繁
C.社会经济的繁荣
D.三教合一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2016-11-27更新 | 762次组卷 | 4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A.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B.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C.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
2016-11-27更新 | 743次组卷 | 4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9 . 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这一变化表明
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B.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C.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
2021-08-05更新 | 1159次组卷 | 68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柳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宋明理学在给民族文化、民族进步带来严重伤害的同时,也在民族传统中留下了积极成分,这就是道德自觉的理想人格的建树。宋明理学是一种伦理学主体性的本体论,它孜孜讲求“立志”、“修身”、“涵养德,变化气质”以完成“内圣”人格。宋明理学建树理想人格的理论与观念,对于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注重道德、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无疑产生了深远影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由顾炎武、文天祥所传递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以及道义责任感,闪烁着理想人格的灿烂光辉,浸润了宋明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脊梁”。

——摘编自冯天喻、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宋明理学评价提出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