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年四川军政府令:“前清小学教科书,凡有尊儒崇满清及不和共和国宗旨等课,分别订正。”9月又饬废止读经,禁用清朝会典律系等为教科书。高初等小学加梭缝纫课,高小改中国文为国文,中国史为本国史,格致课为理科,增设英语,又饬注意体操、音乐、图画、手工等科。

——摘编自贾大泉《四川通史》卷七

材料二   新中国教育大事年表

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1951年颁布第一个学制,并提出争取十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
195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中共八大提出:争取在12年内分期普及小学义务教育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在80年代全国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进而普及初中教育
1986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2001年中国政府宣布:我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2010年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1912年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我国教育发展的特点,谈谈你对新中国教育的认识。
2021-02-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我国古代商业、科技成果都十分显著,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越官府廨垣及坊市垣篱者,杖七十,侵坏者亦如是。

——《唐律疏议》卷8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南宋《梦粱录》

材料二: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大唐六典》卷20《太府寺》

(公元965年宋太祖令开封府)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食货》

材料三: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年代科技发明
(件数)
中国科技发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
公元1400452862%1738%
公元4011000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673857%2943%
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中国的世界记录》)
类别数学天文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项数2225259257789

(1)分别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唐宋时期城市商业活动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上述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特点,并举出两例影响世界的科技成就。
2022-03-0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超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时间标题
1950116首都文艺界集会讨论纷纷签名志愿赴朝参战
1955427从万隆开始

——摘编自陈月明《使命与主体:《人民日报〉社论(19492008)的话语呈现》

材料三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大事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984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
1997中共十五大提出“走出去”战略。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军事、外交领域发生的历史事件并分别简述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改革”和“开放"方面概括社会主义新时期发生的变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2年四川军政府令:“前清小学教科书,凡有尊憔紫满清及不和共和国宗旨等课,分别订正。”9月又饬废止读经,禁用清朝会典律系等为教科书。高初等小学加授缝纫课,高小改中国文为国文,中国史为本国史,格致课为理科,增设英语,又饬注意体操、音乐、图画、手工等科。

——摘编自贾大泉《四川通史》卷七

材料二 新中国教育大事年表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1912年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我国教育发展的特点,谈谈你对新中国教育的认识。
2021-01-3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英国18一19世纪大事年表节选,省略号处应填写的事件是
A.伽利略出版《两种新科学》B.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D.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

6 . 材料一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史记》体例

篇目举例

本纪(帝王活动及重大事件) 高祖(刘邦)本纪
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汉武帝时封侯的诸侯王子弟)年表
书(重要制度变迁) 河渠(水利工程)书、平准(工商业)书
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 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陈丞相世家
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周边政权的历史) 吴王濞列传、儒林(重要儒家学者)列传、司马相如列传、货殖(商人)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在今中亚地区)列传
比较《史记》与《春秋》的不同之处。从“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
2018-09-30更新 | 764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