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他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A.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B.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C.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2019-01-30更新 | 915次组卷 | 27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2 .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艺术巨匠横空出世,《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大卫》《西斯廷圣母》等传世艺术名作耳熟能详。这一时期艺术繁荣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
B.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
C.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
D.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
2019-01-21更新 | 740次组卷 | 4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3 . 在孔子看来,要纠正春秋时代的社会弊端,最可靠的手段是
A.道法自然,无为而治B.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C.以民为本,推行仁政D.恢复周礼,倡导仁义
2018-04-23更新 | 438次组卷 | 25卷引用:浙江省慈溪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传”本指疾病从人体的一个部位转移至另一部位。“染”本指人际交往的影响,与疾病无关。魏晋时期,“传”或“染”开始具有疫病传播的意义。人们相信,生病是因为“自作不仁”,所以病人死后,疾病还会转移至家人甚至后代。宋代学会使用药物、咒语处理死者的用品,以防传染。朱熹认为,个人的心术正与不正决定得病与否,而照顾患病的亲人不会得病。明清时期,传染成为说明疫情传播的主要用语。医生认为兵灾之后,大量死尸产生的疫气导致人们生病。民间助葬组织大量出现,地方士绅和政府出资安葬弃尸以减少疫气。

—梁其姿《“传染”概念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古罗马灭亡后,欧洲文明大都不关注公共卫生问题。19世纪末期,传染病在世界肆虐了12年之久,霍乱连续18年侵袭美国。欧美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公共卫生问题,努力控制疾病传播。这些措施包括建立地方区域实验室、公共教育项目以及大学和其它机构的研究,法律强制公民接种疫苗。白喉、痢疾、猩红热和伤寒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日益降低,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减少传染病的发生。1977年随着索马里治愈了最后一例天花病人,人类消除了第一种恶性传染病。

—(美)丽贝卡·弗格森《影响人们生活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人对“传染”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传染病肆虐的原因及人类战胜天花的条件。

2017-05-12更新 | 614次组卷 | 27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有学者谈到,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传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在此背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这部作品应该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天下郡国利病书》
2016-11-27更新 | 757次组卷 | 36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