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1 .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凸显的共同主题是(     
A.国家出路的探索B.政治民主化的尝试
C.思想解放的潮流D.清政府统治的崩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在《时务报》和《新民丛报》上发表了大量的时政评论。它们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征服了万千读者,时人将这些文章的写法称为“时务体”和“新民体”。这一现象
A.反映了戊戌变法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B.推动了维新思想的传播
C.印证了报刊成为维新变法的宣传重心D.掀起了文学革命的热潮
3 . 有一场重要的思想文化运动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的思想家对于他们所栖身的世界展开了广泛深刻的批判:现存的宗教组织、政治体制、社会结构、经济制度、司法体系、教育模式等均受到了质疑。这场运动(     
A.倡导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B.形成重视经验和事实的思维方式
C.痛斥教廷兜售赎罪券的行为D.强调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
2022-06-28更新 | 461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反映了欧洲不同时期的宇宙观。对表中观点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中世纪以来

人们普遍地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人类又是地球的主人,宇宙万物都是为了人类生活这个“目的”而由上帝创造出来的。

16—17世纪

地球不过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颗小小的卫星,在无限大的宇宙空间,地球不过是沧海中之一粟,这就使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显得渺小多了。
A.神学体系的崩溃B.科学革命的兴起
C.启蒙运动的发生D.工业革命的开展
5 . 中世纪西欧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堡垒,因此,“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地各个击破,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为此,一场席卷西欧的运动爆发了,这一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马丁·路德B.但丁C.哥白尼D.伏尔泰
6 . 新文化运动时期,钱玄同主张,“唯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要“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这一主张
A.存在认识绝对化的偏颇B.破除了封建教条的束缚
C.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D.践行了民权主义的内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论及自己的学术旨趣,顾炎武说:“《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知,其“学术旨趣”在于(       
A.无为而治B.经世致用C.再续《春秋》D.中体西用
2022-06-14更新 | 4439次组卷 | 36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六县一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2022-06-08更新 | 6798次组卷 | 6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第十一中学、第十五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拉斐尔创作了油画《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显现出人间母亲的温柔、慈爱。就此画,一位评论家如此评价:“拉斐尔的理想是成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人,是人面对人,而不是宗教给予他的神。”该评论家意在说明拉斐尔(       
A.要求摆脱宗教束缚B.诠释世俗的人性美
C.推崇浪漫主义手法D.过于追求感官享受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