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1939年8月,苏联与英法长达5个月的政治军事谈判破裂,而德国接受了苏联提出的全部要求并签订了互不侵犯协定,苏联在和英法谈判中谋求不到的东西,从德国方面得到了保证。这一结果(     
A.表明苏德两国的利益完全一致B.延缓了反法西斯集体安全体系的形成
C.反映了意识形态决定外交关系D.说明苏联与英法两国的矛盾不可调和
2024-01-05更新 | 46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思而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39年1月,英国政治漫画家大卫洛(David Low)在伦敦《标准晚报》上发表漫画(见下图)。此漫画意在(     

   

A.抨击德国对外侵略的嚣张气焰B.揭露英意勾结瓜分埃塞俄比亚
C.批判英国政府推行的绥靖政策D.说明英德两国矛盾冲突的历史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等国同时执行“先欧后亚”战略。日本乘势南下,占领了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并积极策划控制缅甸,已达到完全封锁中国的目的。为缓解缅北紧张形势,英国要求蒋介石派兵入缅作战。1941123日,中英签订了《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19422月中旬,中国远征军以“支援英军确保缅甸国际补给线”为目的,赴缅作战。194310月,中国驻印军和中美混合部队从印度率先反攻,揭开了滇西、缅北反攻战的序幕。中国远征军19445月正式发动反攻,强渡怒江,直到19451月,把日军完全赶出国土,3年的滇缅抗战以胜利宣告结束。

——摘编自王学明《跨越国境线的抗日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所示是某学者对一战后二战前的英法政治、经济状况的概括。这可用于说明(     
英国一战后,英国国务总的来说……被托付给其中的格外庸碌之辈,至少就关乎整个世界安全的外交事务来说是如此
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14.15%下降到1937年的9.8%;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从1913年的14%下降到9.2%
法国20世纪20年代后期,整个法国社会“被阶级和意识形态问题搞得四分五裂”;政坛斗争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愈演愈烈,党派的分化组合与内阁的更换更为频繁
1938年的法郎价值是1928年的36%,工业产值仅为1929年的83%,国民收入比1929年减少18%
A.英法存在难以调和的分歧
B.一战后欧洲经济复苏迟缓
C.英法无力维系凡尔赛体系
D.西方绥靖政策的历史根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以前,一般认为国家拥有诉诸战争的权利。进入20世纪以后,国际社会开始通过法律形式限制战争权。主要相关条款如下:

《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第十二条第1款:“倘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势将决裂者,当将此事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行政院审查。联盟会员国并约定无论如何,非俟仲裁员裁决或法庭判决或行政院报告后三个月届满以前,不得从事战争。”

《非战公约》(1928年)第一条:“缔约各方以它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它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第二条:“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联合国宪章》(1945年)第二条第4款:“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第四十二条:“安全理事会……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第五十一条:“会员国受武力攻击时,……本宪章不得认为禁止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之自然权利。”

——节选自世界知识出版社《国际条约集》


(1)根据材料,归纳国际社会在限制战争权方面的阶段性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限制战争权的背景。
2022-06-08更新 | 2664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33年苏联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1934年苏联正式加入国联,1935年苏联先后与法国和捷克签订《苏法互助条约》《苏捷互助条约》。此时期苏联一系列的外交活动意在
A.积极融入凡尔赛体系B.争取苏联的大国国际地位
C.应对经济危机的冲击D.谋求加强自身的安全保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一战后,战胜国缔结了一系列国际条约,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和约》规定重新划定德国疆界,限制德国军备,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被瓜分。虽然华盛顿会议的规定限制了美英等国的海军军备,但日本仍保留诸多特权。材料反映出
A.强权政治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
B.一战极大削弱了殖民主义力量
C.新秩序的建立保证了国际环境的和平
D.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发生改变
2022-05-15更新 | 1276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卷(二)历史试题
8 .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的重建》中提出:西方正在、并将继续试图通过将自己的利益确定为“世界共同体”的利益来保持其主导地位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它赋予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为维护其利益而采取的行动以全球合法性。例如,西方正试图把非西方国家的经济纳入一个由自己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下列史实最能论证作者观点的是
A.建立由英法操控的国际联盟
B.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反华提案
C.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D.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
9 .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以下是国际秩序发展史上重要事件的节选。

材料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1651年,英国颁布了多项《航海条例》保护本国贸易。为了迫使荷兰接受《航海条例》,英国发动了一系列对荷兰的战争。

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南京条约》,条约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关税主权。

19147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288月,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宣布缔约各国在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19456月,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1947年,23个国家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1970年,25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中明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内。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围绕“国际秩序”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1年,美国入侵越南,越南战争爆发。越战初期,苏联为了与美国缓和关系,并避免与之发生直接冲突,对越战实施了“不介入”的政策。1964年底,越南局势有了新发展,战争出现了进一步扩大的危险。而且,由于苏联对越南的求援一再回避,苏联在东南亚的影响直线下降。为了改变现状,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调整政策,“有限度的介入”越南战争。苏联在援助北越的同时,积极促使美越进行和谈。在苏联的协调下,美越于1968年3月达成和谈协议。1968-1973年,受中美和解的刺激,苏联迫切需要在东南亚寻找发展空间,于是对越战实施了“完全介入”的政策。最终,苏联推动美越和谈走向了成功。1973年1月,美越停战协议的签订,标志着越战最终结束。

——摘编自张秋平《苏联对越南战争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对越南战争的政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介入越南战争所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