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67 道试题
1 . 从秦朝到清朝两千多年的官僚政治发展过程中,地方官员的选任制度不断演变,但有一点始终未变,那就是地方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免。这样做的目的是
A.削弱地方权力,加强君主专制B.维护国家统一,保证中央集权
C.体现皇恩浩荡、君权至上理念D.形成固定制度,利于制度延续
2020-11-2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汉书》载:“景帝中远五年(公元前145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即由朝廷派人至王国以理行政,并且大大减少了诸王的朝臣和随从的数目。这次改革
A.废除了分封制度B.解决了王国问题
C.削弱了王国势力D.推行中外朝制度
3 . 清代学者评价:“元代分省建制,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汉中隶秦,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由此可见元代行省体制
A.根据自然地理因素划分行政区域B.有防范地方割据考虑
C.继承了前朝的地方行政区划传统D.基本废止了州县设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不同年代有关郡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年代记述
赵寰子二十三年(前453年)“魏有西河、上郡,以与戎界边。”
楚宜王九年(前361年)张仪言:“秦西有巴、蜀,治船积粟,浮岷江而下
……黔中、巫郡非王之有。”
燕昭王时(前311﹣前279年)燕将秦开驱逐东胡,“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
西、辽东郡以拒胡”。
A.各诸侯国普遍推行郡县制B.为巩固边防需要而建立郡
C.燕是设置郡最晚的诸侯国D.秦国助楚国与燕国设置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古今中外人类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它一直在拷问着人类的政治智慧。

材料一   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厚的。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

——《宋史》

材料二   朱元璋坚持“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的观点,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制定峻法,惩治贪官。《大诰》就是其重典治贪的具体表现。《大诰》中普列各式酷刑,如断手、斩趾、阉割、枭首、凌迟等三十多种。朱元璋还创造“剥皮实草”之刑,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朱元璋还建立了厂卫制度,锦衣卫直接绕过国家正常的司法机构进行缉捕、拷问,其主要惩治对象是不法官吏。

——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合材料二分别概括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特点,并分析历代封建王朝重视监察制度建设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认识。
2020-11-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冯尔康等在《中国宗族史》中说:“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 他们认为周代宗法制
A.体系完备B.等级森严
C.嫡长子地位突出D.家国一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美国史学家罗威廉在《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一书中认为清朝有三个机构创新,具体情况如表所示。这说明清朝
机构职能主要表现
理藩院管理对汉族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之外的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
内务府保护对皇帝个人及其有关家族的保护
军机处控制满洲统治者对核心包括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高度控制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中枢机构多承明制
C.开始实行家国同构D.统治机构务实高效
10 . 史载:“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这反映“秦始”在全国推行的地方制度是
A.郡县制B.刺史制度C.统一度量衡制度D.郡国并行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