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67 道试题
1 . 《汉书·师丹传》记载:汉成帝末年,师丹升为大司空,位居三公,他联合丞相孔光等人提出“诸侯王列侯皆得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公主名田县道,及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毋过三十倾。……期尽三年,犯者没入官。”由此可见,师丹提出的“限田”政策旨在(     
A.限制诸侯王列侯势力,力图挽救汉室统治B.减轻平民的徭役赋税,同时惩办贪官酷吏
C.打击绿林、赤眉起义,从而改变土地私有制D.遏制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及缩小贫富差距
2023-02-04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周时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甚至对国君废立、贵族争端仲裁等有相当的权利。 周厉王打破传统的听政程序,禁止国人议论、监督王政。最终,公元前841年发生了西周 首都镐京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厉王“流于彘”。西周“国人暴动”反映了(     
A.土地国有制逐步走向解体B.周朝国人具有较高政治素养
C.王权强化受制于传统体制D.周朝中央实行集体议政制度
3 . 内外服是相对于“大邑商(商王直接控制地区)”而言的,其内居住着内服贵族家族,内服由中 央的百僚和地方的宗族之长以及里长构成。其外是具有侯、甸、男、卫、邦伯等名号的外服势 力,他们与商的敌对方国交错分布。据此可知,商代内外服制度(     
A.利于维护王朝的政治稳定B.加强了王朝的中央集权
C.标志着国家管理模式成熟D.强化了商王的专制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的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沿用分封制B.推广郡县制
C.采用郡国并行制D.建立省制
2024-04-10更新 | 97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西周时期的金文族徽大多为青铜器铭文记载的殷遗族氏标记。如图为西周金文族徽地域分布变化图。这一分布变化反映出西周时期(     
A.青铜铭文逐渐走向普及化B.宗法血缘关系进一步瓦解
C.贵族阶层等级秩序的消融D.分封体制促进了族群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下图空白处是(       
A.察举制B.世官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朝皇帝加尊号时,常以“公议”来显示其合理性。而大臣则强调皇帝个人行为要顾忌群臣公议。作为百官之首的宰相也应接受公议的监督,顺应与申明公议是对宰相的职责要求。这反映出唐代(     
A.国家监察体制日趋完备B.士大夫的政治影响力较大
C.民间舆论影响政府决策D.政治决策的民主色彩浓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展示了清朝军机处的日常工作,从中可以看出(     
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发送军机处
接折军机章京将奏折送军机大臣阅
见面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
过朱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交发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开面将谕旨抄录备案
A.军机大臣统领百官B.中枢机构相互制约
C.皇帝掌控军国要务D.权力分割过于繁密
2023-01-12更新 | 200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祖国安危系于台湾,统一台湾是施琅的一贯主张。1664年,施琅建议进军台湾使四海归一,因飓风所阻两次进军台湾失败,但仍矢志统一;再次上疏,争取康熙帝和朝中大臣支持征台。1682年,施琅复任福建水师提督,积极训练水师、督造战船、选拔将领,全心筹措征台计划。1683年,施琅率清军大举进攻,不久占领澎湖,扼敌咽喉兵锋直指台湾,郑克塽败局已定;其后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得康熙帝同意,实施“因剿寓抚”的战略方针,厚待投降、被俘郑军将士,稳定民心,以争取和平统一。郑克坡见施琅”无屠戮意”,愿意归顺。从此台湾成为清朝疆域的一部分,这是继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中国疆土再次得以统一的壮举。

——摘编自《施琅收复台湾》


(1)根据材料,概括施琅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施琅收复台湾的斗争。
2023-01-07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高中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战国后期,荀子到秦国访问,讲述观感时说到“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梏。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材料体现了秦国的统一是因为(     )
A.秦王雄才大略招贤纳士锐意改革B.良好吏治为其统一发挥重要作用
C.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D.秦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022-12-28更新 | 571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