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2023-03-01更新 | 259次组卷 | 118卷引用:云南省泸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在某项制度作用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左传》),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这项制度涉及(     
A.宗法制B.皇帝制C.井田制D.行省制
4 . 在将准噶尔势力驱逐出西藏之后,康熙皇帝对西藏地方政府“噶厦”进行改组,任用藏地上层人物协助达赖、班禅治藏,并继续尊崇黄教。这些做法(     
A.首次实现对西藏的有效管辖B.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治理
C.加剧了西藏地区的宗教矛盾D.使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强化
5 . 西周宗法制规定天子、诸侯等职位,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其他儿子则被分封为次一级的职位,即诸侯、卿大夫或士。这一制度旨在(     
A.构建完整的祭祀体系B.适应周天子专制需要
C.维护统治集团的稳定D.建立规范的礼制社会
2023-02-12更新 | 995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明代从永乐至崇祯,任首辅者五十二人。其中,占大多数的,是一些政治庸才。在他们当中,具有过人的才识与胆略,在政治实践中又能统驭全局以至影响社会的封建政治家,实在是屈指可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选官规模扩大B.强化专制皇权的需要
C.宦官对内阁的牵制D.内阁决策程序的限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西周初期,大量的殷商贵族被迁到洛邑。周公要求他们顺从天命,安于邑居,承诺他们仍然分有土地,还可以担任各种官职。这些举措旨在(     
A.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加强中央集权
C.增强政权的认同感D.推行仁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这一行政模式的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     
A.汉代刺史制度B.元朝行省制度
C.明代三司制度D.清代督抚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这表明秦朝的统一(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B.为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创立了皇帝制度D.为人民从事生产提供了安定的环境
10 .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B.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
C.立嫡以长不以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022-12-19更新 | 237次组卷 | 2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