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史料记载,汉初御史、丞相史监察,察无专区、责任不明;汉武帝时期创立的刺史制度分为十三部州,每刺史察一州,监察对象除“强宗豪右”外,对朝廷在地方上的命官仅限于郡国二千石。这一变化最能说明
A.加强了君主专制B.地方制据依然存在
C.地方命官地位低于刺史D.汉代监察体系逐渐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诸侯国
士兵数十万百万百万数十万数十万数十万七十万

有学者根据《史记·苏秦列传》和《史记·张仪列传》整理出战国七雄的士兵数(表),并根据“把‘数十万’看做是‘六十万’,战国时期各国平均每户约6人,各出士兵2人”的研究成果,推算出战国中期七国人口总数约1500万。该推算
A.数据来自史学名著,完全合理
B.史料依据不够充分,有待商榷
C.因运用了统计方法,科学准确
D.完整统计七国人数,可靠属实
3 . 从灭南宋之后湖广、江西、江淮、陕西数省的辖区均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接壤。其治所均在与京师最近的水陆交通线上,也不难襄见行省代中央“分镇方面之职能是相当突出的。这反映了元代行省
A.战略地位的相当重要B.代表中央分取各地的使命
C.实现了地方高度自治D.削弱了地方与中央的联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殷商晚期,商王的配偶逐渐有了妻妾之分。在此基础上,西周将其进一步严格化,并将其由天子、诸侯推广到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阶层。这一变化
A.强化了天子权力
B.有利于加强政权稳定性
C.降低了女性地位
D.标志着贵族政治的形成
2018-04-03更新 | 541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18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周礼》规定:“天子在祭祀社稷时,用十二章冕服(十=章:上衣下裳有+二种图案的冕服)。”唐高宗时,长孙无忌等集体上疏,指责现行冕制:“皇帝祭社稷时用三章秀冕,然而这都是四五品官的冕服等级。”这现象反映出
A.唐朝等级礼乐制遭破坏
B.周礼因社会转型而崩坏
C.唐代士大夫发起儒学复兴运动
D.唐代君主权力一定程度上受到高官制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左传·昭公》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凡是士以上的等级都是世袭的,并规定“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当时,这一举措
A.促进了国家统一B.提高了劳动效率C.有利于巩固统治D.强化了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属官的魏征,对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皇帝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该敕书终没有颁下施行。此后门下省逐渐具有封还敕书的权力。此外,尚书省的奏抄也都要经过门下省审驳。上述现象主要说明了(  )
A.门下省具有独立的行政决策权力B.唐代初期皇权与相权形成制衡
C.门下省在日常政务中居枢纽地位D.三省制是唐代的最高决策机制
2018-03-01更新 | 44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届云南省高三二次统检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周分封的各诸侯国之间存在大片森林草原,故各诸侯国之间没有明确的疆界。春秋战国时期,伴随土地开发,各诸侯国逐步树立了明确的疆界观念。这一变化
A.导致了周天子权势的下移B.标志着地方割据的形成
C.为“大一统”提供了条件D.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C.明太祖设立三司来分割丞相的军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从元代开始,地方行政区划分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权,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以中央军事控制为主要目的
B.以削弱地方经济、文化为主要目的
C.以中央政治控制为主要目的
D.以促进民族融合为主要目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