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君主集权于上,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 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属于“另设非正式机构达到分权的目的”是
A.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B.中外朝制度和内阁制
C.中书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二府三司制和军机处
2017·浙江·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它)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各地来管事”“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文中的“它”是指
A.秦朝的郡县
B.西汉的郡国
C.宋代的路州
D.元朝的行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意见发回重拟时,如果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明朝内阁掌握了决策权B.明朝内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C.明朝政治初露民主端倪D.明朝君主专制较前代有所弱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为此,秦朝实行
A.皇帝制度B.郡国并行制C.三公九卿制D.郡县制
6 .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其根本目的是
A.推行儒家思想
B.施恩于诸侯王
C.促进地方自治
D.加强中央集权
2019-08-23更新 | 7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0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唐代官员多为科举出身B.世家大族反对科举制
C.科举制是选官途径之一D.九品中正制顽固存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
2016-11-27更新 | 187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豫北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禹传子,“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材料二   秦始皇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

材料三   愿陛下令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材料四   从中国古代史来看,封建社会表现出两大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这对中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也使中国与西文的差距越来越远。

(1)材料一说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
(2)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国后来的发展对中央造成什么影响?根据材料三内容,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什么措施消除这一影响?“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列举唐、宋、明、清四朝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措施。
10 .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稍许差些”的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D.清朝设置军机处
2020-04-23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