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宪章运动让英国社会产生对当时状况的普遍担忧,两次出任首相的狄斯累利提出:“给茅屋以面包,给宫廷以和平。”19世纪下半叶起,英国议会制定了《工厂法》《工会法》《劳资关系法》等。这表明英国(     
A.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B.工人运动促使政府职能转变
C.自由主义理论受到挑战D.探索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模式
2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欧洲的历史开始进入了近代文明的黎明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他们需要新的意识形态,为他们所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辩护,他们需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给予支持。这样,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就产生了。

——央视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材料二   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1)根据材料一,简析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的内核。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的原因,并提炼《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18~1930年,彼得格勒(列宁格勒)国家瓷厂生产了主要用于国外巡展的系列陶瓷艺术品,这些陶瓷的设计带有立体派、未来派风格,常用的装饰图案如图所示。这
   
A.体现政府重视居民的生活资料生产
B.适应了新政权展示国家精神而貌的需求
C.反映两极对峙之下文化竞争的激烈
D.推动了传统艺术与革命意识形态的结合
4 . 下列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文献摘录或观点,按出现的先后排列准确的是(       
①“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②“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一资本主义国家内取得胜利”
③“边界红旗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
④“要求立刻把各个分散的运动联合起来……鉴于上述理由,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
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②③①④D.④①②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31年11月21日,法国里昂的2000多名丝织工人,为了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发动武装起义。1834年,里昂再次爆发工人起义,要求释放工人领袖并废除禁止工人结社集会的法令。里昂工人起义
A.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失败B.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C.进一步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D.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6 . 1920年,列宁认为,在必须坚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口号的同时,还必须实行“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口号,“使西欧共产主义无产阶级与东方各殖民地以至一切落后国家的农民革命运动结成尽可能密切的联盟”。列宁意在号召
A.各国无产阶级要与本国资产阶级联合斗争
B.国际无产阶级应联合起来支持苏俄革命
C.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结合
D.无产阶级必须领导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90年,恩格斯给《萨克森工人报》写信道:“在理论上,我在这家报纸上看到的是歪曲得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上,(他们)不顾一切现实条件进行斗争”,“受过‘学院式教育’的人,应该向工人学习。”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学说已经被社会所抛弃B.恩格斯认可萨克森工人报的斗争方式
C.应将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践相结合D.法国工人阶级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8 .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接受德国苛刻的条件,立即签订条约,退出“一战”。在遭到党内多数人的反对和签约谈判一度破裂的危急关头,他最终说服了党内同志,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交出了次要的利益而保存了根本的利益”。列宁这一举措
A.使苏俄政权避免了被扼杀危险
B.解决了俄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C.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D.实现了俄国社会的伟大变革
2021-05-21更新 | 813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启超中学等两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