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巴黎公社委员中大多数是工人,如劳动委员会委员阿尔伯泰斯是金属雕刻工人,财政委员会委员欧仁瓦尔兰是装订工人。有的委员虽然不是工人出身,却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巴黎公社的政权设计(     
A.消除了劳动者的职业差别B.实现了革命前的政治理想
C.贯彻了人民民主的新理念D.忽视了政党对政权的意义
2 .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主要论述的是
A.普法战争B.1848 年革命C.巴黎公社D.法国大革命
3 . 1871年,大街的公告栏上张贴着“公社万岁”的标语,人民不再激愤,选票代替了枪杆。以上所述情景应出现在
A.英国的伦敦B.法国的巴黎
C.中国的北京D.俄国的彼得格勒
4 . 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符合这一论述的是
A.二月革命具有历史的进步性B.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已经成熟
C.《四月提纲》符合俄国实际D.十月革命受到科学理论指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共产党宣言》里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指出无产阶级的主要任务在于
A.夺取国家政权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C.夺取生产资料D.发展社会生产力
2020-02-17更新 | 308次组卷 | 33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1917年俄国革命的亲历者,他认为:“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新制度的框架。”这表明当时俄国
A.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B.民众对构建新秩序充满期待
C.沙皇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威胁D.工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825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进行共产主义“劳动公社”的实验。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人都参加劳动,分工合作,人人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四年以后,“新和谐公社”宣告破产。公社“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B.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
C.资本主义弊端尚未暴露D.政权争夺加剧矛盾激化
18-19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许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即6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材料二: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均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1)依据材料一概括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2)对比材料一、二,分析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说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进步之处。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2019-12-17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7年4月,普列汉诺夫等人指责列宁的“四月提纲”是“说梦话”,只会以酿成社会灾难而告终。之后考茨基发表《无产阶级专政》一书,认为“只有靠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大规模发展,只有靠资本主义创造的并且集中在资本家阶级手中的巨额财富,社会主义才会成为可能。”这说明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
A.应该采取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
B.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C.十月革命后俄国应重点发展生产力
D.社会主义革命须依靠资产阶级
2019-08-20更新 | 355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一部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夜色中, 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时历史事件发生在                                                  (       )
A.1640年英国的伦敦B.1871年法国的巴黎
C.1917年俄国的彼得堡D.1949年中国的南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