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后时代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的世界。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下图对此作了概括:



阅读材料,就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提出一个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2·山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马克思的这段话表明
A.巴黎公社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B.马克思主义指导了巴黎公社的实践
C.巴黎公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D.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022-05-06更新 | 442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山东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第三国际纪念确(1919-1920)是俄国塔特林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设计塔高四百米,比法国的埃非尔铁塔高出一半,完全采用钢铁作为主要的结构材料,整座塔呈螺旋形向上升腾。艺术家的创作
A.体现了社会审美的发展趋势B.宣传了新经济政策的成效
C.表达了坚定向上的政治信念D.反映了俄国工业化的进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管“协约国”帝国主义者或德国的谢德曼之流、奥地利的伦纳之流这类资本主义的奴才颁布何种禁令,玩弄何种卑鄙手腕,都不能阻碍全世界工人阶级听到关于这个国际的消息并同情这个国际。这种环境是由劳动群众中间的苏维埃运动造成的,苏维埃运动已发展成为真正的国际运动了。

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实际上是在1918年创立的,那时,由于多年来特别是战争期间同机会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作了斗争,许多国家都已成立了共产党。第三国际是19193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正式成立的。

——摘编自列宁《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摘自张泽宇《苏联向共产国际提供经费的来龙去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共产国际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4年至1934年苏联向共产国际提供经费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和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科学的回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   卡尔·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经济发展和唯物主义的角度解读历史,并主张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是以生产方式和从事生产的人的变化为发展印迹的。然而,历史上所有生产方式都在矛盾中产生,一个阶级通过控制生产资料占用剩余价值,而另一个阶级做着实际工作却获得极为有限的报酬。人类历史的驱动力正是由占有剩余价值引发的阶级斗争。人类发展的这些阶段都是革命性的巨变所促成的,巨变催生了新的经济环境、与过去不同的等级结构和政治力量的重新分配。

——摘自【英】哈里·狄金森,《关于“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如何理解“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是以生产方式和从事生产的人的变化为发展印迹”这一论断,并从世界近现代史中举例说明。
2021-04-16更新 | 37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这一评价是基于巴黎公社
A.建立了第一个工人政权B.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形成.D.为后世提供了经验教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623年,康帕内尔写成《太阳城》,主张废除私有制,描绘了人人必须劳动,一切生产和分配活动都由社会来组织,20岁以上的公民出席每月举行的公民大会,有权提名或更换政府官员的理想社会制度。由此可见,该著作
A.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B.具有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特征
C.深受启蒙思想家卢梭思想的影响
D.推崇直接民主反对英国君主立宪制
2021-05-09更新 | 456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按照马克思的描述,作为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如下一些主要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私有制;有计划地进行社会生产,没有商品和货币;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到高级阶段则实行按需分配;社会主义的国家开始消亡;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将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及综合资料
材料二:理论创新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新的理性分析和理性解答,对认识对象或实践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作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人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作新的理性升华。简单地说,就是对原有理论体系或框架的新突破,对原有理论和方法的新修正新发展,以及对理论禁区和未知领域的新探索。
——严清华 尹恒《试论经济理论创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典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一至两条修改建议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认识。
9 . 第一国际时期,只有一个社会主义政党,即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有党员1万多名。第二国际建立时,世界上已有15个社会主义工人政党,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参加第二国际的社会主义政党有30多个,党员356万余名,遍布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上述变化表明(     
A.国际工人运动范围与规模扩大B.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初步确立
C.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D.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
2023-06-21更新 | 229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河北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11年,英国工人发起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卢德运动”,后来遭到失败。1836年英国工人掀起“宪章”运动,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这一变化说明英国(     
A.无产阶级的政治觉悟提升B.工人运动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C.社会贫富差距已逐渐缩小D.经济发展淡化了工人的斗争意识
2023-02-10更新 | 790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