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社会主义”成为人类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把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进程考察,我们概括为六个阶段。下面示意图中的“口”中应填入

①《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相继发表
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建立巴黎公社,向社会主义迈出第一步
④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1871年1月至12月,张德彝作为翻译随清朝通商大臣崇厚出使法国。在他的回忆录《随使法国记》中写道,“德知法久战,所费不赀,恐赔款不能如期以偿,故协助而速克之”,巴黎街垒“各巷口多筑土石墙,几案墙,又有木筐墙。系以荆柳编筐,内盛零碎什物,堆垒成台,炮子虽入,含而不出”。据此可知,这段记载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普法战争B.法国大革命C.拿破仑战争D.巴黎公社革命
3 . 据《苏联史(第一卷)·俄国革命》记载,直接参加十月革命的只是有组织的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和工人赤卫队,总共不超过2.5万到3万人,起义进展顺利,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有条不紊地占领了一个又一个机关,几乎没有放枪,没有流血,在起义过程中一共死6人,伤50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彼得格勒在十月革命中是和平解放的
B.十月革命将《四月提纲》的理想都变成了现实
C.布尔什维克党对十月革命进行了精心的组织与准备
D.十月革命只有工人参与,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2021-04-27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33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B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全球通史》记载,直到1921年,内战和外敌入侵一直在蹂躏着俄国。但出人意料的是,最后却是红军取得了胜利,也许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布尔什维克在争取农民群众的支持方面通常做得更成功。这里的“成功”主要是指
A.颁布《土地法令》
B.实行余粮收集制
C.推行固定粮食税
D.农业全盘集体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全球通史》中记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与材料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二月革命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四月提纲》
D.十月革命
6 . 1871年,清廷兵部候补员外郎张德彝随团出使法国,目睹了巴黎公社运动的爆发。对梯也尔政府镇压巴黎公社。他有如下记载:闻昨夜官军与“红头”〔沿用国内对广东农民武装的称呼)大战而胜,被俘者一千二百余名。这反映作者将巴黎公社运动看作为一次
A.农民起义
B.封建势力的反扑
C.资产阶级的内讧
D.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2017-12-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五单元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7 . “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

①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

②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表中所列历史事件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

图片里程碑理由
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里程碑

(2)若就上表中的历史事件进行探究,请你设计一个探究性的题目。

2018-01-0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5.19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课时达标训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苏联史第一卷·俄国革命》记载,直接参加十月革命的只是有组织的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和工人赤卫队,总共不超过2.5万到3万人,起义进展顺利,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有条不紊地占领了一个又一个机关,几乎没有放枪,没有流血,在起义过程中一共死6人,伤50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彼得格勒实现了和平解放B.《四月提纲》主张完全得到验证
C.起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D.布尔什维克党精心的组织与准备
9 . 1871年3月,清人张德彝到巴黎为中国使节寻找馆舍,由于巴黎戒严,困顿巴黎,他在游记中记录了当时的见闻,“巴里(黎)无主也,叛勇行令”,并写道这些“叛勇”面对死亡,“其雄伟之气溢于眉宇”。他记载中的“叛勇”是指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士兵
B.普法战争中的法国士兵
C.巴黎公社的战士
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