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恩格斯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唯物辩证法使马克思作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而两大发现又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文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反杜林论》

材料二 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

材料三 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四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式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如“革命不可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而是“各省农民此起彼落的武装暴动。

——瞿秋白(1927年12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不成熟的理论”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列宁和马克思的主张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宁革命主张的主要依据。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俄两国分别选择了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2020-01-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产阶级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三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江泽民

(1)概括材料一中无产阶级的主要任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有何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革命的第一阶段”具体指什么历史事件?在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时列宁主张采取什么方式?最终主张建立什么性质的政权?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毛泽东找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列举两个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上毛泽东“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史实。

3 . 今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俄国革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是革命与战争交织的世纪。列宁曾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摘自《列宁选集》

材料二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材料三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的“战争”和“革命”的关系。

(2)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哪些特点?为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列宁做了哪些努力?

(3)材料三中“边界红旗子”指什么?为保证“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采取什么措施?为什么说“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4 . 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归纳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当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时,它只是众多社会主义流派中的一个,并未马上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接受。但是它的科学性决定了它必然成为社会主义学说中最有生命力和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所以说它是科学的,基本根据足:它奠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之上;它从实践中找到了自己所依靠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它合理地继承了人类知识的精华;不割断历史,但又不拘泥于传统;它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抛弃了一切主观臆测。这一切正是它区别于其他所有社会主义流派的地方,是它大放异彩、长存不败的根源所在。

——《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三: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江泽民

(1)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革命的第一阶段”具体指什么历史事件?在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时列宁主张采取什么方式,最终何种方式夺取政权?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毛泽东找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上毛泽东“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史实。

2017-12-3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外近现代史上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





图一:攻打冬宫图二:走上井冈山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锐减,内部也产生了一些悲观的情绪和错误的思想。一些同志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所建立的广大根据地经济、生活条件都极其恶劣,又先后遭受了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红色政权岌岌可危。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农民人口占了当时人口的90%,农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摘编自刘孝连《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红色政权建设》


(1)图一、图二两个历史事件选择的革命道路有何差异?简要说明选择道路差异的根本原因。俄国为什么能够成功地选择这条道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产生的背景。

7 .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外近现代史上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






图一:攻打冬宫图二:走上井冈山


(1)图一、图二两个历史事件选择的革命道路有何差异?简要说明选择道路差异的根本原因。俄国为什么能够成功地选择这条道路?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锐减,内部也产生了一些悲观的情绪和错误的思想。一些同志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所建立的广大根据地经济、生活条件都极其恶劣,又先后遭受了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红色政权岌岌可危。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农民人口占了当时人口的90%,农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摘编自刘孝连《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红色政权建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产生的背景。

8 .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完成问题。

(1)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列宁对俄国革命的任务作了怎样的论述?

(2)根据图二,我们能够得到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2018-01-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长宁中学2017年秋高一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甲午以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族的第二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二两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主旨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较第一第二方案有何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人的路”是一条什么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这条道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