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这是因为它
①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③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④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 . 1948年,“阿芙乐尔”号作为革命纪念舰永久性停泊在涅瓦河畔,并成为海军博物馆。这艘传奇的巡洋舰所见证的“革命”
A.导致了“帝国大厦的坍塌”B.揭开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C.开始了“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D.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021-04-22更新 | 333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8-19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3 .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一百多年来,《国际歌》被不同肤色的劳动者、用不同的语言、用同样的旋律争相传唱。此歌是为了纪念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该政权是(     
A.七月王朝B.巴黎公社C.法兰西第一帝国D.法兰西第二帝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热爱生活,真诚朴实,重情重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友谊长达40年,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下列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著作是
A.《德法年鉴》
B.《基督教的本质》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9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5 . 巴黎公社建立之后,公社认为纪念拿破仑一世胜利的凯旋柱是一个波拿巴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象征,于是将其拉倒。包括德国在内的工会和社会主义组织举行集会并传递了支持巴黎公社的信息。这反映出
A.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应用B.法德工人运动的斗争目标趋于一致
C.工人运动的国际主义精神D.第二国际对于国际工人运动的指导
6 .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共产党宣言》问世的意义在于
①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②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
③率先勾画了未来理想社会
④论述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07-1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宁波市九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名称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全套4枚。其中第一枚图案为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第二枚图案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       )
A.邮票的名称B.周年纪念的时间
C.第一枚的图案D.第二枚的图案
8 .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的内涵包括
①论述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
②肯定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③第一次系统地阐明唯物主义历史观
④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下对《共产党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C.使工人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D.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018-09-17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07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备战2019年浙江新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10 . 苏联解体后有人主张废除11月7日的节日。可是每年11月7日,仍然有数十万人自发地走上街头开展纪念活动纪念俄国历史上这难忘的一天,并宣称:“11月7日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人民的节日!”下列叙述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①十月革命以建立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为目标
②十月革命成功建立起苏维埃政权
③十月革命消灭了俄国的一切剥削阶级
④十月革命使农民获得了自己的土地
A.①②④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016-12-1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东阳市二中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