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7 道试题
1 . 《共产党宣言》提出,生产力发展和物质条件的丰富对发展无产阶级民主及其实现程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反映了(       
A.发展生产力是无产阶级的重要使命B.政治统治是阶级斗争的根本目的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D.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2023-03-15更新 | 394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1届高三2月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丝织工人提出“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和“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英国工人在其《全国请愿书》中也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享有优先权。人民是权力的唯一来源。”材料表明,英法工人阶级(     
A.开始走向国际联合B.推动代议制走向完善
C.成为新兴政治力量D.追求社会主义政治理想
3 . 1871年3月,巴黎公社规定:“(巴黎公社)将经常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市议会的成员将不断受到舆论的监督和评论,他们是可以被撤换的,他们各有专职,是对市民负责,你们将要建立的就是这样一个议会。”此规定(     
A.发扬了资本主义代议制的长处B.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原则
C.践行了“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D.旨在团结农民建立工农革命联盟
4 . 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B.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D.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2022-03-3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尽管法国主流文化不认可巴黎公社时代社会主义,但是对巴黎公社还是有很多正面的评价。他们痛恨第二帝国在1870年秋天的失败与新政府的妥协,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理想斗士而自豪。据此判断,法国人正面评价巴黎公社是因为
A.其对民主政治的推动B.其对国际工运的支持
C.其改造旧世界的理想D.其表现出的民族精神
2022-02-17更新 | 1244次组卷 | 47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课时27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6 . 1848年法国“二月事变”后,马克思感慨道:“巴黎无产阶级力图在资产阶级利益旁边实现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把自己的利益提出来当作社会本身的革命利益;无怪乎它在三色旗面前降下了红旗。”这说明
A.无产阶级放弃了自身的利益B.法国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
C.欧洲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加剧D.无产阶级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2021-12-17更新 | 262次组卷 | 3卷引用:西南四省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1922年12月7日,针对即将召开的热那亚国际会议,列宁表示:“决不接受任何对我们不利的东西。我们决不屈服于最后通牒。如果你们只愿意做生意,那就来吧。但是,没有看到货色,我们是不买的,而且不把“要价’一分—厘都算清楚,我们也绝不成交。”这表明列宁着眼于
A.营造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B.早日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C.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D.粉碎协约国的武装干涉
8 . 巴黎公社共有86名委员,包括工人、新闻记者、职员、教师和医生等。但公社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公社委员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投票的效力不会受到自己职务高低的影响。这说明巴黎公社
A.鼓励工人阶级参与政治B.实行政治生活民主化
C.体现了三权制衡的原则D.推行平等的选举制度
2021-11-26更新 | 24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专项检测(人教版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9 . 1871年4月20日,巴黎公社执行委员会签署了废除面包业工人夜工制的法令,同时封闭过去帝国警察局所设立的职业介绍所;4月27日,公社制订禁止无理罚款和扣除工资的法令;5月13日,公社要求合同承办人同政府代表和工人代表共同议定的工人工资不得低于3月18日革命以前的。由此可见,巴黎公社
A.是新型社会主义民主政权B.注重发挥工人主人翁精神
C.关注工人阶级的切身利益D.在施政中坚持公开性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48年6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尽管《新莱茵报》仅存在了354天,但却出版了301期,恩格斯说它不愧是“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该报纸
A.推动了革命发展B.指导了巴黎公社运动
C.顺应了社会转型D.宣传了剩余价值学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