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5 道试题
1 . 有一段文字残缺的《列宁选集》:既然建造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根据所学此残缺部分的文字应该是
A.发展文化事业
B.增强经济实力
C.利用革命手段
D.采取和平过渡
2 . 1871年,巴黎公社法令规定,除国民自卫军外,不得在巴黎成立或调入任何武装部队。警察局也失去了一切政治职能,变为公社随时可以撤换的工作机关,材料表明巴黎公社
A.实践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原则
B.创立了新型的行政体制
C.创立了人民自治的政治模式
D.注重改造旧的国家机器
2019-10-22更新 | 614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19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历史试题
3 . 巴黎公社成立后,在其对委员的文告中说,“我们过去是劳动者,今天仍将是劳动者,将来也还是劳动者”“一切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却只付给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公社所曾付过的最高薪金是6000法郎”。这些做法表明巴黎公社
A.实行包容各党派的协商民主
B.具有社会主义政权的性质
C.努力构建服务型的责任政府
D.主张彻底废除财产私有制
4 . 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社会改造方案纷纷出现。这反映了
A.民族主义思潮兴起
B.社会主义成为历史发展潮流
C.工业革命加剧社会分化
D.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衰落
2019-10-0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山西省晋中市平遥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的形势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上到下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的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材料中“革命的第二阶段”的任务是
A.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B.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6 . 巴黎公社做出规定,一切工作人员都实行全面选举制并可以随时撤换,把国家公职人员的薪金减到“工人工资”水平。这些规定
A.有助于打碎一切国家暴力机器
B.提高了民众的政治与经济地位
C.铲除了产生社会不公平的基础
D.意在调动工人参与革命的积极性
7 . 对于《四月提纲》,普列汉诺夫说,如此这般的“转变”之后,建立起来的政府,要么是一个在共产主义基础上革新了的“皇帝专制政府”,要么是个搞资本主义的“可笑政府”。材料表明,普列汉诺夫
A.不满列宁擅自决策的专断行为
B.强调俄国资本主义力量的强大
C.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条件不成熟
D.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决定
8 .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B.建立国民自卫军
C.没收资本家的工厂
D.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2019-08-27更新 | 24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省孝义市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9 . 1917年5月,俄国有108家工厂倒闭,共有工人8700人。6月有125家工厂倒闭,共有工人38455人。7月,有206家工厂倒闭,共有工人47750人;65个省中有43个省都发生了农民暴动。由此可得出的事实是
A.经济困难催化了十月革命
B.专制统治已难以继续维系
C.民主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
D.建立工农联盟有其必然性
10 . 1871年4月3日,巴黎公社颁布公告:“第一条,教会与国家分离;第二条,取消宗教预算;第三条,属于宗教团体的所谓永世产业,即所有动产和不动产,现宣布为国家财产;……”这一举措有利于
A.解除禁锢人们的精神枷锁
B.提高公社的执政能力
C.维护无产阶级的经济利益
D.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