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剑桥世界近代史》记载,“(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把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看成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他们拒绝立即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而把争取统一的民主共和国作为当前的革命任务。”由此可知当时
A.科学理论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
B.两个阶段的革命任务完全相.同
C.马、恩主张革命任务分两步完成
D.马克思拒绝实行社会主义革命
2018-11-19更新 | 48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定远中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周测历史试题
2 . 在1871年3月,张德彝与清政府出使团到达巴黎,张德彝目击了巴黎公社战士的惨烈巷战,在《三述奇》中记载:被俘的巴黎公社战士们“皆黑布包头,以枪鋳之”,“由楼下解判勇一千二百余人,中有女子二行,虽衣履残破,面带灰尘,其雄伟之气,溢于眉宇”。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部分官员认为资本主义文明比中国封建制度更优越
B.该史料认为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是未建立工农联盟
C.有助于中国人了解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真正地理解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革命性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苏联史第一卷·俄国革命》记载,直接参加十月革命的只是有组织的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和工人赤卫队,总共不超过2.5万到3万人,起义进展顺利,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有条不紊地占领了一个又一个机关,几乎没有放枪,没有流血,在起义过程中一共死6人,伤50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彼得格勒实现了和平解放B.《四月提纲》主张完全得到验证
C.起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D.布尔什维克党精心的组织与准备
4 . 1871年3月,清人张德彝到巴黎为中国使节寻找馆舍,由于巴黎戒严,困顿巴黎,他在游记中记录了当时的见闻,“巴里(黎)无主也,叛勇行令”,并写道这些“叛勇”面对死亡,“其雄伟之气溢于眉宇”。他记载中的“叛勇”是指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士兵
B.普法战争中的法国士兵
C.巴黎公社的战士
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