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917年11月8日,苏俄政权颁布《和平法令》,法国作家巴比塞认为人类应当纪念列宁和《和平法令》,挪威社会民主党正式提议推荐列宁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美国也被迫作出回应(随后抛出"十四点计划")。这突出说明《和平法令》
A.符合巩固新生政权的现实需要B.反映了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心声
C.体现出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性质D.为苏俄政权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2 . 1908年3月,在纪念巴黎公社起义37周年国际大会上,列宁指出巴黎公社的失误在于:是没有“剥夺剥夺者”,二是对敌人过于宽大。据此,列宁认为(        )
A.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不成熟B.巴黎公社背离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C.应对资产阶级采取专制手段D.巴黎公社颁布的措施极为不合理
3 . 1908年,列宁在纪念某历史事件爆发37周年国际大会上,高度评价它是“19世纪最伟大的无产阶级运动的最伟大典范”。其中“最伟大典范”主要指它是
A.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B.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C.欧洲爆发的首次大规模工人运动D.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工人运动
4 .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共产党宣言》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C.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D.预见了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
2020-01-01更新 | 834次组卷 | 39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中、安庆一中等六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9年是巴黎公社成立148周年.为了纪念这一重大事件,某高三历史班同学举办了一个座谈会。同学们就巴黎公社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心得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巴黎公社具有自发性、偶然性
②巴黎公社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主流的背景下发生的
③巴黎公社的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政权
④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的程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6 . 下面是于1918年11月问世的两张俄国邮票,下列对发行这两张邮票的目的解读正确的是

A.纪念推翻沙皇统治一周年
B.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C.纪念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
D.庆祝工农苏维埃在俄国成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共产党宣言》问世的意义在于
①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②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③直接指导了巴黎公社起义
④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04-04更新 | 327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时指出:“我们比谁都更彻底地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们完全是自觉地、坚定地和一往直前地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前进,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二月革命的完成非常有助于十月革命的展开
B.二月革命是一场最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随时转为社会主义革命
D.两场革命都充分体现了列宁高超的领导艺术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可以从多种维度来考察。当我们对这两种政治文化从宏观上作一个粗略的观察后,有一种现象令人十分醒目。这里权且将其概括为“一”与“多”。无疑,这是一对模糊的概念,这里用来概括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特征。它们包括这两种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道路、它们在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层面的表现以及隐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深处的政治思维定势和政治心态。
——丛日云《“一”与“多”: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分析》
材料二 在上书光绪帝的的奏折中,康有为摘引了《孟子》和《周礼》中的相关内容,证明了自己主张的“君民共主”符合“先王之制天下,与民共之”的古训。其后的孙中山指出:“我们定要为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不只是我们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
——《中国近代史》(商务印书馆)
材料三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是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的一次伟大的创举,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中国革命是十月革命的继续,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不能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抽象化。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宏伟成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
——于沛《十月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和希腊具有“一”与“多”两种个性特征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基本表现,分析形成这两种不同政治制度差异的自然地理环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主张在近代中国建立的政治制度,分析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出现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的含义,说明中国近现代史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取得的主要思想理论成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