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列宁曾说:在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的道路上,巴黎公社“走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苏维埃政权走了第二步”。对列宁所说的“第一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无产阶级首次发动的武装起义D.人类史上首次推翻封建制的民主革命
2023-01-11更新 | 344次组卷 | 22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作业试卷
2 . 巴黎公社在一份公告中写道:公社的“基点在于经常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不断得到大多数人的帮助”,“委员不断受到舆论的检查、督促和批评,他们是可信赖的、对选民负责的。并且是随时可以撤换的”。这表明巴黎公社
A.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B.赢得社会广泛支持
C.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D.实行直接民主制度
2021-07-16更新 | 194次组卷 | 25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作业试卷
3 . 俄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A.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B.继续战争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C.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D.通过了《和平法令》
2020-05-26更新 | 739次组卷 | 36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作业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前期,美苏民间租赁、贸易和技术合作三方面的经济交往颇有进展,但是美国政府对苏采取了在西方各国中最为敌对、也最为僵硬的态度,拒不承认苏联,拒不与之进行经济交往。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A.苏联指挥下的共产国际广泛活动
B.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制衡
C.苏联不偿还临时政府的国际债务
D.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2019-02-28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训练(五)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咨询答案1990(%)1997(%)2004(%)2006(%)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232330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62627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8191616
是一场灾祸12161410
难以回答21161313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                 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③④
2019-01-30更新 | 2276次组卷 | 33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作业试卷
6 . 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019-01-30更新 | 3592次组卷 | 56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作业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恩格斯的这句话最适合于对下列哪一项的评价
A.法国的启蒙思想
B.英国的宪章运动
C.空想社会主义
D.巴黎公社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词一:圣西门   主题词二:《共产党宣言》

主题词三:巴黎公社   主题词四:列宁

主题词五:毛泽东

(1)某学习小组拟对上述主题词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课题。

(2)主题词三所显示的运动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3)主题词四、五所反映的历史人物所进行的革命运动在革命发展阶段上有何相同点?在革命道路上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17-12-2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作业试卷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1917年间,俄国有一千五百多万人被强征入伍;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工人们每天被迫工作十小时以上。物价飞涨,工人实际收入不断下降。截至1917年3月,俄国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于战争,四百多万人伤残。

材料二:1917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犹如火山爆发,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历史上称为“二月革命”。

材料三: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1)据材料一指出俄国参加了什么战争?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二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革命后,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同时,俄国人民所特别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这又引发了什么革命?这场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3)十月革命后,苏俄是通过什么方式消灭私有制的?

2017-12-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作业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10 . 《咬文嚼字》杂志认为下图中的文章片段有知识性错误,其理由是。“列宁领导工人和革命士兵,在俄国首都彼得格勒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
A.“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定性不符合俄国革命
B.“苏维埃”是以俄国农民、资产阶级为主导的
C.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领导者有错误
D.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发生地有错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