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1 . 人的尊严意味着对人本身的尊重。随着时代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公平、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有效的保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孟子》

朱熹注:俑,从葬木偶人也。……有面目机发(使木偶活动的机关)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后代)也。(《孟子集注》)


材料二   

图1   1759~1818年英国工人实际工资指数   图2   穷人国与富人国

材料三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一些知识精英和第一代工厂主的后代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到羞愧,对富裕国家的贫穷现象感到愤怒,希望纠正这种状态。……议会制定法律,规定工厂一切机器必须安装防护措施,确立卫生检查制度,对劳动条件定期进行检查。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材料四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

——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对用“俑”随葬的态度及其理由。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2)材料二中图1、2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怎样的生存状况,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立法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中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分析其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
2 . 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说明
A.“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
B.“一国两制”的理论因此形成
C.“一国两制”的构想就此提出
D.“一国两制”的构想已成功运用
3 . 《义勇军进行曲》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将其确定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 . 1954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今后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段话的背景是
A.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D.中共八大召开
5 . 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
A.中国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B.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C.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
D.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19-05-0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开幕式上致辞:“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这次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19-05-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列为上个世纪末中国发行的两张“小型张”邮票(指除一套邮票外,志号相同而另外设计图案的邮票)。这两张“小型张”邮票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两个重大事件,其意义是

①中国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
②开创了港澳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③中国的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④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19-04-2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香港中国旅行社签发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1988年1月签发)有了这张“台胞证”,台湾同胞终于实现了“少小离家老大回”。“台胞证”问世的直接因素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台湾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C.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D.两岸“三通”的最终实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刊发《告台湾同胞书》,引发海内外广泛热议。它对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方针是
A.采用和平方式统一
B.国共展开第三次合作
C.“一国两制”
D.“九二共识”
10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