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民主政治是工业化时代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正处于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显得尤为重要。

材料一   自近代以降,很多仁人志士都满怀热忱,试图在中国实践民主。先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中国知识分子,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紧接着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果以失败告终。1921年,中共的成立将先进的理论与先进的阶级结合起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实践有了思想武器、阶级基础和政党领导。……民主革命胜利后,以民主的方式建立民主的国家,享有人人平等的民主治国理念深入人心。新中国的成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实践拉开了序幕,也为全面系统地进行民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历了建国初期的民主实践探索,加上“两会”的胜利召开推进了民主的建设,新中国从内容和形式上都逐步实现了政治秩序的重构,确立了民主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民主建设的主线,较好地解决了一个新的国家在民主建设方面所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整理自刘焕明《近代中国的民主之路与历史经验》

材料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在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也踏上了继续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道路,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理论,在现实中取得了丰硕的民主成果。在中国民主实践快速发展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财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成功实践落实发展的根本保证。民主集中制是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民主以社会主义法治为前提,社会主义法治以社会主义民主为保障。

——刘焕明《近代中国的民主之路与历史经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前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初期“从内容上和形式上都逐步实现了政治秩序重构”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成就。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2020-02-0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四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政治制度的演进体现了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保障和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中国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为了巩固民主共和制度,在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民国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材料二: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对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有哪些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的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由哪一次大会通过的?它的颁布确立了我国的哪三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发展民主政治的认识。

3 .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法律),惧民之有争心也……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

——《左传·昭公六年》

材料二   安陆应城县人张江陵与妻吴氏共骂母黄令死,黄忿恨自经死,已值赦。案律,子贼杀伤殴父母,枭首;骂詈,弃市。妇谋杀夫之父母,亦弃市……詈之致尽,理无可宥,江陵虽遇赦恩,故合枭首。妇本以义,爱非天属,黄之所恨,情不在吴……吴可弃市。

——整理自程树德《九朝律考·晋律考》

材料三   1982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对1978年宪法做重大修改。此次修宪,比较彻底地剔除了“文化大革命”给政治制度留下的影响,成为迄今为止所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法律框架。

八二宪法一是扩大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二是强化了民主与法制建设,首先表现为健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是贯穿改革开放精神,四是重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与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主要观点及理由,结合所学指出该言论所针对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判断,张江陵与妻吴氏所判刑罚哪个更重?结合所学,指出其量刑的原则和这一时期法律的重要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1982年宪法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重要进展,分析1982年宪法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