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美国决策者实施扶蒋反共政策。为打破美国的孤立与封锁,中国提出了向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方针,确立了新政权的外交大格局。1950年中美先后卷入朝鲜战争,两国对抗的格局就定了下来。

——摘编自陶文钊《中美关系史》

材料二       

197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1979中美建交


(1)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美关系、中苏关系的不同。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一系列外交成就的背景和意义。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非洲之间的交往古已有之。在汉代,非洲已在中国与罗马的贸易中发挥中转站的作用,埃及商人在印度和斯里兰卡购买中国货品,再经由亚历山大里亚、迈奥霍穆等港口将其运往罗马。唐代《贞元十道录》记载了自广州出发、经波斯湾到达非洲的航程,中国同北非、东非等地已实现直接通航。宋代,每年自非洲进口的“象犀珠宝香药之类”商品数额高达“五十三万有余”,大大超过前代体量。元朝航海家汪大渊曾亲身到访非洲,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也于14世纪到访广州、泉州、杭州等地,中非人民对彼此的了解更加深入。明代郑和船队四次抵达东非海岸,将古代中非交往推向高峰,双方频繁互访,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永乐年间还恢复了三省市舶司,以便非洲诸国使节来华时“与中国贸易”。今天在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出土的大量中国陶瓷、钱币,年代由唐至明,成为中非友好往来的见证。

——摘编自张铁生《中非交通史初探》

材料二   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国积极支持非洲国家民族独立自强。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访问加纳时,明确了中国对外援助坚持平等互利、尊重受援国主权以及不附加政治条件等基本准则,奠定了中国对非援助的总体基调。在农业领域,中国派遣农业技术人员赴非建设经营农场,帮助解决非洲粮食紧缺问题。在工业领域,中国援建的项目针对非洲当地需要,以中小型项目为主,工期短、投资收回快。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国长期对非洲国家提供无偿援助,无私支持非洲基建事业。此外,中国还通过派遣教师、医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帮助非洲国家提升各领域技术能力,中国员工与当地工人同工同酬,“对等上班”,赢得了非洲人民的认可与支持。

——摘编自宋微《中国对非援助70年——理念与实践创新》

材料三   21世纪以来,中国对非洲援助以追求发展效益为主,兼顾政治、安全等其他 效益。中国与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关系。中非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的步伐大大加快,提高了非洲国家的生产能力。中非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在影视制作、出境旅游、人才交流、学术研讨等领域加深合作,助力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据谷靖《转型背景下的中非关系:新形势、新挑战、新合作》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非交往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非援助的背景和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3 . 1949 年2 月,中国中央发文指出:“为了迅速恢复与发展新中国的国民经济……在对我有利及严格保持我国家主权独立并由政府严格管制等原则的条件下,(贸易)是可以而且应该允许的。”这一规定(     
A.加强了国家基层治理体系的建设B.彰显了新中国经济政策的灵活
C.适应了西方开拓中国市场的需要D.已体现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
4 . 2022年6月16日,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在访问赞比亚期间接受访问时指出:“中赞两国是传统友好的‘全天候’朋友,中赞友谊牢不可破、历久弥坚,中赞务实合作成果丰硕,惠及两国人民。”这充分体现了中国(     
A.与非洲国家交往秉持“亲、诚、惠、容”理念,休戚与共,共同发展
B.反霸权主义政策,支持非洲国家发展
C.中国在与非洲国家交往时带有意识形态色彩
D.中国注重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与非洲国家共同发展
2023-01-1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所共知,50年代,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尼赫鲁的不结盟政策持批评态度,认为“中立是一种幌子”,尽管如此,中国的对外政策实际上却有很多重要的内容与不结盟政策所倡导的是一致的,比如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应和平共处,比如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对第三世界的奴役,反对军事条约的存在等。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时,中国与这一运动的重要发起者印度和南斯拉夫的关系处于僵持状态,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中国对不结盟运动的态度。相反,中国对不结盟运动反帝、反殖的总政策,予以了高度评价和积极支持。

——摘编自刘中民《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外交战略六十年》

材料二   到了80年代,国际上出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新形势,同时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所以,中国才关注不结盟运动的成功经验并采取尼赫鲁倡导的不结盟这种比较务实的外交政策。中国改革开放不结盟外交与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关系,基本可以认定不结盟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是服务于独立自主的重要手段。

——摘编自张竹云《关于我国不结盟外交政策战略问题研究》

材料三   不结盟运动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反对富国剥削穷国,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军备竞赛,要求建立新的、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维护世界和平,揭示国际经济旧秩序维护国际垄断资本全球剥削的实质,对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尹承德《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不结盟运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在不同时期对不结盟运动的态度,简要说明其实质。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冷战时期的不结盟运动的本质和斗争特点。
2023-01-1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2021年3月18—19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对待美国的挑衅,中方正面回击,“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而50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谋求中美关系的改善。这说明(     
A.个人行为决定着中美间的关系B.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改变
C.国际诉求决定中美之间的关系D.外交方针服从于国家利益
2023-01-08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中国领导人参加了历次二十国集团峰会,与各国领导人一起推动了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合作以及国际金融的稳定与发展。这体现中国(     
A.践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保障革命成果B.联合第三世界国家反对西方资本主义霸权
C.“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D.积极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
2023-01-04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60年至1964年,新中国同14个亚非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先后同缅甸、尼泊尔等陆地邻国妥善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签订了正式的边界条约。同时,新中国在发展同法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方面有所突破。这体现了新中国(     
A.国际影响力的提高B.致力于发展伙伴外交
C.打开了外交新局面D.放弃了“一边倒”方针
9 . 2022年3月26日,由我国企业承建的塞内加尔最长桥梁方久尼大桥(如图)正式开通,成为连接该国南北方的主干道之一。方久尼大桥是中国政府援外优惠贷款项目,也是我国政府积极落实中非“十大合作计划”的具体体现。我国支援塞内加尔建设重大项目,落实中非“十大合作计划”(     

①体现我国为世界共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②表明我国为推进人类和平事业作出新贡献
③说明我国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方向发展
④充分展现了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作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

材料二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走向世界舞台,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美国等对中国实行遏制和孤立政策,中国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断绝外交关系二十多年。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从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有了重大突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国际上掀起广泛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①》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适应新的形势、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取得辉煌成就,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推行的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取得了辉煌成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