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9 道试题
1 . 1950年,周恩来说:“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大门的钥匙。”刘少奇说:“从今以后,中国工业就不致受到帝国主义的廉价商品的竞争,中国的原料将首先供给自己工业的需要。这就扫除了一百年来使中国工业不能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障碍。”这说明,当时中共(     
A.明确了工业是经济建设的重点B.坚持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C.坚定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D.认识到主动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2 . 2021年11月,中国和东盟共同宣布建立面向和平、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明确中国和东盟双方商定领域深化务实合作的承诺。这说明,我国(     
A.切实贯彻“亲诚惠容”理念B.外交政策实现了重大调整
C.积极践行“真实亲诚”原则D.为世界和平提出中国方案
3 . 1956——1962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旅游人数一般仅占来华外籍游客总人数的5%左右,最高年份也仅占 8.8%。1963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游客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迅速上升为39.8%。1964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游客首次超过社会主义国家来华游客。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出现第三次建交高潮B.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展现
C.旅游业开发缓和了国际关系D.中国外交路线和政策的调整
4 . 2023年1月,中国援建非盟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一期项目竣工仪式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这是非洲大陆第一个拥有现代化办公和实验条件、设施 完善的全非疾控中心,对于提升非洲疾病预防、监测和疫情应急反应意义重大。这反映出中国(     
A.成为国际秩序的主导者B.始终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C.努力构建睦邻友好关系D.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2023-10-21更新 | 346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河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推动二十国集团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发起成立亚投行、新开发银行;致力于深化金砖国家合作,打造广泛的“金砖+”平台;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与国际发展法律组织签订谅解备忘录,启动“法治与可持续发展”合作项目等。这表明我国(     
A.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B.强调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C.主导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D.将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外交出发点
6 . 2023年3月,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发表的《中国开始像全球大国那样行事》一文中写道:“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不愿涉足远离本国的纷争。不过,该国正在展现新的自信,准备将志同道合的国家吸引到自己一边,并在全球事务上拥有更大发言权。”这可说明,我国(     
A.对外交往开始转向多边化B.全球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
C.经济发展增强了外交自信D.外交宗旨是实现睦邻友好
7 . 1950年1月,北京市军管会发布公告,宣布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驻兵权”,收回美、法、荷三国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兵营及地产。同年6月和9月,天津和上海市军管会也先后收回或征用了法国的兵营地产。这些措施(     
A.埋下了矛盾冲突的隐患B.为外交打开了全新的局面
C.彰显新中国的国家意志D.彻底洗刷中国近代的屈辱
8 . 截止2016年,我国已连续14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已连续5次担任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已建立了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交通部长会议等多个交通运输合作机制,倡议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港口服务组织。这体现出我国(       
A.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B.积极参与全球多边治理
C.不断发展与世界大国的关系D.构建均衡发展外交格局
9 . 文化外交是主权国家利用文化手段实现对外文化战略目标的一种外交手段。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主张“求同求和与全面参与”。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中国与123个国家签订文化合作协定,与160多个国家文化往来等。但在国际上中国文化外交仍然存在很大挑战,如“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材料说明(       
A.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拓展国家利益边界
B.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和文化自信的增强
C.加强文化外交的多维度创新,积极搭建多边交流平台
D.冷战已经结束,但冷战思维仍然存在
2023-07-01更新 | 355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从解放战争后期起,外国兵营被逐渐收回或征用,中共政府逐步接管被外国控制的海关并重新确定关税政策,外国船只被禁止在内河自由航行。这体现出当时我国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求同存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