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55 道试题
1 . 日内瓦会议后,周恩来对外交工作指示,“区别不同国家的标准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前几年我们说‘先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现在经过初步整理,房子已经基本打扫干净了,因此可以请一些客人来”。这项外交方针的调整主要基于(       
A.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B.世界政治版图发生了积极变化
C.美苏“冷战”波及到亚太地区D.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
2 . 如表是中共十六大到十八大报告中有关中国外交政策的摘录。这表明我国(     
会议摘录
十六大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
十七大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
十八大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
A.以周边国家为中心开展外交活动B.发展周边关系始终坚持互利合作
C.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多边外交活动D.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普遍接受
2024-03-26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大会席位的投票情况。据此可推知,我国(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赢得更多认可B.全方位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
C.“求同存异”外交方针获得普遍赞誉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走出新路
4 . 如图为1949—2008年中国建交状况曲线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建交高峰。其中第二次建交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美的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同周边的苏联(俄罗斯)、蒙古、越南、老挝、印尼等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同时重视搞好与美国、日本、印度、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关系。这一外交行为的背景是(     
A.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B.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发生变化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D.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
2024-01-30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1950年,周恩来说:“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大门的钥匙。”刘少奇说:“从今以后,中国工业就不致受到帝国主义的廉价商品的竞争,中国的原料将首先供给自己工业的需要。这就扫除了一百年来使中国工业不能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障碍。”这说明,当时中共(     
A.明确了工业是经济建设的重点B.坚持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C.坚定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D.认识到主动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英国表示要给予中国法律上的承认,毛泽东希望利用英国这一态度促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中苏缔约在即,毛泽东提出中英建交谈判暂时延后。中英最终于1954年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这体现了新中国(     
A.积极开展多边外交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放弃.一边倒,方针D.外交受到意识形态的严重束缚
8 . 2021年11月,中国和东盟共同宣布建立面向和平、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明确中国和东盟双方商定领域深化务实合作的承诺。这说明,我国(     
A.切实贯彻“亲诚惠容”理念B.外交政策实现了重大调整
C.积极践行“真实亲诚”原则D.为世界和平提出中国方案
9 . 1956——1962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旅游人数一般仅占来华外籍游客总人数的5%左右,最高年份也仅占 8.8%。1963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游客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迅速上升为39.8%。1964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游客首次超过社会主义国家来华游客。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出现第三次建交高潮B.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展现
C.旅游业开发缓和了国际关系D.中国外交路线和政策的调整
10 . 2023年1月,中国援建非盟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一期项目竣工仪式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这是非洲大陆第一个拥有现代化办公和实验条件、设施 完善的全非疾控中心,对于提升非洲疾病预防、监测和疫情应急反应意义重大。这反映出中国(     
A.成为国际秩序的主导者B.始终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C.努力构建睦邻友好关系D.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2023-10-21更新 | 346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