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2019-08-14更新 | 746次组卷 | 48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发现的一处东周时期平民墓葬群,普遍出土了只有西周贵族才能享用的随葬仿铜礼器。这反映了东周时期
A.宗法制已经瓦解
B.洛阳率先进行变革
C.礼乐秩序遭到冲击
D.贵族政治体制颠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觚(gū,如图)是一种青铜饮酒器,考古发掘表明,商代早期的铜觚集中分布于河南中西部地区,晚期的铜觚则在陕西和山西北部等地大量出土,浙江、安徽等地也有零星分布。上述考古发现表明商代

A.青铜铸造技术世界领先
B.统治中心不断变化
C.中原文明有所扩展
D.社会礼仪等级森严
4 . 周代的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但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平山县挖掘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时,却有两套九鼎出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考古存在造假嫌疑
B.郡县制的消亡
C.中山国的地位较高
D.分封制的瓦解
2017-08-29更新 | 238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