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治国理政

材料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注:①指居丧者的服饰、居丧的时间和居丧期间生活起居的特殊规范。②指宗庙制度,《礼记》:“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③指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


(1)用“/”为材料进行断句。
(2)依据材料,说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有哪些。结合所学,指出周人是如何实现“纲纪天下”的。
(3)顾炎武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对顾炎武的观点进行解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礼记昏义》有这样的话:“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西周的婚礼,有纳采、问名、请期、亲迎等六项程序,称为“六礼”,包括从议婚到完婚的完整程序。这反映了西周
①宗法制是礼乐制的基础   ②礼乐制具有规范性
③礼乐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④分封制具有等级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 . 据殷墟甲骨文、商周金文等资料,商王朝朝廷的官职可分为最高政务、一般政务、宗教文化、生产经济、军事等,地方则有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族尹”。这说明商朝
A.国家管理体制已日渐完备B.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
C.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官职分工已十分细致明确
2020-12-19更新 | 803次组卷 | 24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宗法制度是维系同姓的纽带的话,那么同姓不婚制则是其补充,大宗百世不迁,同姓百世不婚,这是维系周代举国上下紧密团结的两条纽带,不可或缺。"这表明,同姓不婚制的实行
A.促进了宗法制的形成B.扩大了周朝统治基础
C.消弭了大宗小宗矛盾D.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
5 . 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
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B.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C.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D.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2020-11-22更新 | 397次组卷 | 4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对地方的管辖。

材料一   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不咸(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

分天下以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两个制度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   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2)简述宋朝是如何“尽夺藩镇之权”的,结合材料和所学说明其影响。

材料三   清朝疆域示意图



(3)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康熙皇帝巩固国家统一的方式。
2020-11-1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西周王朝统治稳定后,周公决定在地处中原中心地带的洛邑建立新的都城。都城开建后,据说周公看到天下的诸侯纷纷响应王朝的号召前来参加筑城,非常高兴,说:“示之以力役且犹至,况导之以礼乐乎?”由此可见,周公决定修建洛邑的重要目的是
A.加强对中原地区有效控制B.检验周王在诸侯中的权威
C.对殷商顽民进行严密监视D.建立周王朝新的政治秩序
2020·北京·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鉴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冰鉴缶的使用
A.体现了战国时期严格的宗法制度B.说明青铜铸造工艺开始成熟
C.展示出贵族的日常礼仪规范D.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2020-10-05更新 | 5774次组卷 | 48卷引用:北京市普通高中2020年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等级考)
9 . “新的统治结构形成,大部分为周王室弟子及姜姓同盟,以及愿意臣服的东方大族包括商人。”这段文字中蕴含着
A.封土建爵形成周王共主诸侯分治的格局
B.从事商品交易的成功者亦获得政治尊崇
C.原有的土著方国为大一统集权局面取代
D.血缘的亲疏是判断执政能力的唯一标准
2020-09-1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王国维在评述古代中国某朝代一制度时说:“古人非不知官天下之名美于家天下,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敝将不可胜穷,而民将无时或息也。”由此推论,这一朝代最终还是确定
A.嫡长子继承制B.分封诸侯制
C.道家无为而治D.科举取仕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