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开展研究性学习,其中第一小组研究“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下面是第一小组四位同学搜集到的史料:
材料一“齐宣王褒儒尊学;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论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
——《盐铁论.论儒》
材料二“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
——《公羊传?僖公四年》
材料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史记》
材料四“古者,庶人之乘者,马足以代其劳而已。故行则服轭,止则就犁。”
——《盐铁论.散不足篇》
以下是该小组同学对上述史料的解读,其中不正确的是
A.儒学能够从鲁到齐,与齐国国王的重视有关
B.当时的诸侯国总称为中国,齐国是中国的领袖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出当时社会正在发生剧烈变化
D.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有了牛耕,还出现了马耕
2018-01-0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诗经·大雅·荡》载: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这主要说明
A.文王意在寻找周代商的合理依据
B.先秦时期已注重历史借鉴功能
C.历史传承应与现实政治统治结合
D.历代王朝都汲取前朝灭亡教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周孝的对象为祖先考妣(不包括健在的人),孝的形式是祭祀,以不断强化祖先权威和同出一祖意识,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至春秋,孔子倡导的孝的基本形式是侍奉父母,将孝下移至庶人,为人子者都是孝的主体。这种变化反映出
A.礼乐制度瓦解B.小农经济的确立
C.宗法制走向崩溃D.儒家学派的创立
2017-05-04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表明(     
A.诸侯五年朝觐周王四次B.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
C.分封制具有制度性保障D.分封制以礼乐制为基础
5 . 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周王准备以上卿之礼赐管仲,管仲推辞说:“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两季)来承王命,何以礼焉?”这反映了
A.宗法政治渐趋瓦解B.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C.分封制度逐渐恢复D.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016-11-27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2016届陕西西安工业大学附中高三第四次适应训练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功臣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礼乐丧葬制
D.嫡长子继承制
2017-11-2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咸林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题
7 . 《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这段材料本质上反映了西周时期
A.玉器制造工艺的高超B.服饰礼仪制度的规范
C.分封制度等级的森严D.宗法制度嫡庶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割断人神之间的脐带以后,人类本身、氏族本身的自然血缘关系成为压倒的因素。正是在这种观念驱使下,古代血族关系的遗存,到这时便以完整、严格的制度形式得到强化和巩固,并流播后世,影响深远。”材料中的“制度”主要盛行于(       
A.商朝B.原始社会C.秦朝D.西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宗族制度源于宗法制,到了宋代乡村的宗族制度不断完善,修宗谱、建宗祠、立族长、订族规较为盛行和完备。“每有纷争,最初由亲友乡老和解,不服则诉诸各房分祠,不服则诉诸叠绳堂。叠绳堂为一乡最高法庭,不服则讼官矣。”从宋之后,宗族习惯法以成文的形式表现出来。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北大学者田成有认为:“宗族制,缘于礼,重血缘,建立在固有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上,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材料二:陈永平、李委莎的社会调查报告《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

请回答:

(1)概述材料一的观点,并列举出材料一中论证该观点的论据。

(2)概述材料二的观点,并列举出材料二中论证该观点的论据。

(3)结合现实分析宗法制对今天社会生活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