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1 . 《春秋》中有一段记载,提及公元前651年,周王力不能及,齐侯乃召集有关诸侯在葵丘互相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的流通。约三百五十年后,孟子又提及葵丘之盟,可是他表示不满:盟誓自盟誓,会后各国仍自行其是。据此可以推论出
A.周王室的中枢权力不可取代
B.孟子主张中央集权
C.诸侯国对农业重视不够
D.霸主齐侯并无影响力
2 . 《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符合材料所述现象的是
A.材料反映西周政治是皇权政治B.此制度让西周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集中
C.材料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点D.嫡庶之别是此制度的核心内容
2014-11-13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西周封国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礼记·明堂位》也记载说:“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对山东的影响分别是
A.分封制儒学发源地B.宗法制礼仪之地
C.分封制经济大省D.宗法制儒学发源地
2013-11-12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江西省吉水中学高三9月第二次考试历史试卷
4 . 《说文解字》中提到“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由此可见,撰史者应该
A.客观记载历史事实B.公正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C.全面记载历史发展D.辩证地看待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