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周时期家庭组织与国家政权组织合而为一,形成宗法等级制国家。古希腊罗马的家庭组织被打碎,建立了纯粹的地域国家。这影响了东西方治国模式的不同。西周崇尚礼制,礼包括了典章制度、礼节仪式、道德规范三个方面,以制度层面为主,成为治理国家的重要规范。西周的礼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使人们开始突破狭小的部族组织的局限,通过共同的语言文字、道德伦理和风俗习惯,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它使一个来源多样、由不同族群组成的王朝具有了心理上与文化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罗马法的发展反映了罗马人依法治国的观念和罗马人崇尚法治的意识。罗马法在治理国家和协调社会关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摘编自王和《历史的轨迹:基于夏商周三代的考察》等

材料二: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

——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欧洲不同的治国模式。分析这两种治国模式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

2017-11-1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郑州47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暨八校联考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2 . 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庭制度、观念的变迁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即贵族层、统治者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宗族集团或异财,或共财,或异财共财相结合。虽然在宗族组织中,有时又分成若干分支家庭,甚至小家庭,但这些个别家庭在社会与政治、经济活动中均不具有独立性格,而是被埋没在宗族体系之中。
材料二     
16世纪一位英国面包师的家庭构成(单位:人)

材料三   
随着大工业的兴起,人们大多从事手工业、商品生产等市场经济活动,美国的家庭不再具有男耕女织的特点。工业化的发展使得美国家庭生产职能逐渐消失。同时随着社会中学校的建立和发展使得家庭的教育职能转到社会中。……在工业革命以前,家庭发挥生产和分配产品与服务的职能,而工业化则将家庭的这一职能转移到了社会,家庭转而称为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中心。此外,就家庭的派生职能而言,家庭在宗教、娱乐和保障方面的作用,也逐渐为相应的社会机构所替代。

——邢瑞《论工业革命对美国家庭变迁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春秋时期家庭的主要特点。简述形成上述特点的历史背景
(2)对比材料二、三,概括工业革命后西方家庭职能的主要变化,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
2017-09-27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卷 历史试题
3 .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是一个成功的创造。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是君统宗统的合一。

——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


材料二
东汉以后,强宗大族遍布各地,他们筑堡坞,置部曲,把持地方,操纵官吏,战乱时建立宗党武装,形成割据势力……两宋时期,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随后,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清末民初,宗族组织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在1923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

——摘编自常建华撰《中国文化通志•宗祖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代宗法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宗法制的发展变化,并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以来宗法制度“全面复兴”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末民初宗族管理和周代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我们应如何认识宗法制的这种演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公杀武庚,灭奄国,开始大封建。据说,周公姬诵建立七十一国,其中兄弟十五人,同姓四十人,周子孙不是发狂生病,都有封做诸侯的权利。
(秦朝)从李斯议,改封建诸侯为郡县。全国分36郡,郡各辖县若干,郡守县令,由朝廷任命,随时调动,防止割据互斗。郡县制确比诸侯制优良,所以成为历代不变的定制。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从1860年到1894年,慈禧当政中,国家没有出现太大的波折。也就是1884年有个中法战争,中国是不败而败,打胜了却签约。这三十四年在中国历史上叫做同光中兴,就是同治争光绪年间的中兴大业。湖南的曾国藩,安徽的李鸿章都是中兴大臣。这三十四年,就是中国在传统的、纯粹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建构起了一个具有工业基础,拥有现代军事,一个接近现代的国家。原来的中国是没有工业的,但是这些年当中,构建起了初步的工业基础,而且是重工业的基础。这是了不得的贡献。
——摘编自马勇著《甲午战争十二讲》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就曾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表示除外交外,台湾一切事务都由蒋介石全权处理,后者还可派人参加中央政府。1979年1月,邓小平在美国国会演讲时指出:“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摘自岳麓版高中课标教材《历史》必修一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和秦朝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秦朝这一制度。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同光中兴的原因和表现,并结合国内外背景简要评价同光中兴。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我国领导人重视台湾问题?后来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提出了什么构想?这一构想取得了什么成效?
2016-11-27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省内江高一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娃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战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由,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囊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秦始皇全而推行郡具制,以郡统县。郡行政长官称守,学一席行政等事务。设郡尉负责军事。郡下设县,县行政长官称县令。每年岁末。郡守派遗官吏赴京师上计,向中央呈交记录本郡情况的计簿。朝廷据此行赏罚。县则在郡上计前,向郡守呈交县计簿。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纠举弹劾有罪过的官吏,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产生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中央政府通过郡县制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全面推行的政治条件。
2023-11-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学习聚焦:重点比较内外服与分封制,了解先秦时期政治制度发展脉络,掌握这一时期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具体内容
脉络形成:夏朝________制→商朝________制度;发展:西周________________二者互为表里
瓦解:春秋贵族等级________制开始瓦解→战国;封建________制度开始产生[如郡县制、官僚制等]
主要政治制度中央:君主制[君主世袭权力不绝对受原始民主传统制约]
如君主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影响朝政
宗法制
目的解决分封制的________问题
标准依据父亲血缘划分大小宗
[核心是________制度]
[大宗小宗是________的]
用途大小宗获得不同政治权利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作用缓解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本质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地方:分封制[内外服→分封制体现中央集权趋势但未达高度集权程度]
分封背景武王伐纣商亡周兴;金石并用、刀耕火种
分封主体国家最高统治者周天子直接控制________________附近的王畿地区
分封对象周天子有________关系的________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
分封国家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卿大夫→士]如晋国燕国鲁国齐国宋国
权利义务诸侯享有统治权如________;人口;服从政令承担义务如勤王朝觐和贡赋
分封结果巩固统治疆域扩大经济发展民族文化融合;后逐步________
特点权利相对分散尚未________;政治权力分配与________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血缘浓厚];神权浓厚人文兴起

2022-10-2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7 .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对地方的管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自秦朝中央集权体制建立以来,地方主要官员多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如果说秦朝只是郡守和县令由皇帝和中央政府任命的话,至唐宋时期,“海内一命之官并处于朝廷”,地方州县长官甚至其部属均由中央分发……为防止地方权力坐大,汉代通过“推恩令”,使地方诸侯失去了地方治权;宋代通过“制钱谷”,控制了地方财权……秦朝的御史府、汉代的十三州刺史、北宋的监司和通判等,均是代表中央政府负责监察地方的官员,发挥着“以小驭大,以卑监尊”的功效……地方政权的划界,就演变趋势而言,也越来越淡化山川形便,究其原因在于若地方政区地形过于险峻,易守难攻,易形成割据势力。

——摘编自丁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两大基本关系的剖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分封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汉以来中央管理地方的主要措施。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管理地方的发展趋势。
8 . 先秦时期的法治与德治背景
(1)西周统治者建立了以_____为核心的礼制,提出___________的思想。
(2)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周王朝礼制社会秩序崩溃。
(3)战国法家思想形成之前,统治者已经使用________来治理国家。
2022-09-2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22法律与教化-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种“掺沙子”(     
A.瓦解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原社会结构B.不利于当地社会秩序和经济的发展
C.巩固了周王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有利于扩大周王朝的边疆管理区域
10 . 西周早期,为了对抗商人,周人注重辈分认同,同辈之间强调共享政权同进义务。西周中后期,周人部族内部已高度分层化,形成了一个上下尊卑的层级社会。出现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土地财产分封的有限性B.礼乐制度逐渐遭到破坏
C.宗法制的强化与发展D.中央集权的日益加强
2022-03-25更新 | 2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