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庆历新政”是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一次实践。宋仁宗开始大力支持,但后来转变了态度,最终庆历新政夭折。宋仁宗转变态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广大官僚反对,二是忌讳朋党影响其专制统治。据此可知(     
A.统治者决策决定了改革成败B.改革加剧北宋积贫积弱程度
C.官僚意见不统一制约了改革D.改革失败因其制度层面缺陷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据统计,明朝监察御史共209人,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29人。充任六科给事中的人选,一般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这表明当时
A.我国监察制度走向完备
B.注重考查监察官员素质
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D.科举是官员的主要来源
3 . “一池三山”园林模式首创于汉朝建造建章宫时,在宫中开挖太液池,池中堆筑三座岛屿,呈三角状布局,具有向心的空间感,以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而命名,以模仿仙境;此后逐渐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这说明"一池三山"园林模式
A.形成的文化根源是佛教思想
B.反映了小农经济封闭性特征
C.凸显了古代科技实用性功能
D.体现出中央集权的理念要求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在中国古代,“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这里所评述的制度
A.有利于完善君主专制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使君臣关系趋于平等
D.为官员升迁提供方便
2017-10-11更新 | 1581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唐代的民族政策,除了朝贡、和亲外,在边区还设立羁縻都护府,任命当地部族领袖为都护府长官,都护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唐代的这一“羁縻政策”(  )
A.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B.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C.冲击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固化了“夷夏之辨”的观念
2017-08-24更新 | 1604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4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汉初“有叛国而无叛郡”,中唐“有叛将而无叛州”。这说明
A.秦朝郡县制削弱了中央集权B.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C.唐朝安史之乱导致藩镇林立D.西汉郡国并行制达到了目的
2017-07-18更新 | 40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秦汉时期开始从封建制向官僚制过渡,但这也仅指行使统治的组织机构的形式即官制而言的,至于具有行政管理技能的官员和理性的法律这两点,在秦汉以后的社会发展中都一直尚付阙如,致使中国早期的官僚制萌芽一直未能发展为现代的官僚制。

——马克斯·韦伯

材料二   (罗马法)研究的对象有两个,公法是有关罗马国家稳定的法,私法是涉及个人利益的法。事实上,它们有的造福于公共利益,有的则造福于私人。

——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

材料三   由中央统一管理的文官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特征,而中国科举制在建立现代文官制度方面扮演过重要角色。可以明确地说,这是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美)H.G.Creel顾立雅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耶林格


(1)简述汉代完善官僚体制建设方面的重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韦伯认为中国古代官僚体制无法发展为现代官僚体制?
(2)指出材料二中罗马法分类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类法是如何有利于“罗马国家稳定”和造福“个人利益”的?
(3)材料三中学者认为科举制和罗马法是古代东西方文明对后世的巨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