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2 . 中国政治文明进展经受了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的逐步演进历程;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三 为了保证人民民主,必需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公正,不答应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指出材料一中图1所示中心机构的名称;与图1相比,图2的中心机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由哪次会议制定的?该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归纳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进展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政治文明进展趋势的认识。
2023-01-0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2021年1月高中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
3 .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中央统治集团内都的一对主要矛盾。唐朝为解决这对矛盾所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行省制B.设置节度使C.实行三省六部制D.实行三公九卿制
2022-12-10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2021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笼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清朝科举制终于消亡。

从此可知,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制度须不断生长,又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

一选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三省中的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该制度使皇帝
A.地方权力彻底消亡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相权分割和中央行政效率低下D.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A.分封制B.推恩令C.察举制D.封国制
2022-03-03更新 | 415次组卷 | 4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性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图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反映的政治制度并说明图2所示的政权结构出现于何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3所示政权结构的法律依据及结束时间。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政治演变的主要趋势。
8 .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依据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朝代组织机构       
明朝A无丞相之名,有丞相之实,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有票拟权
清朝B是处理军国大事的权力枢纽,它的设置标志着皇帝集权发展到顶峰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反映的又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在地方上设立什么机构标志着我国现行省级行政区划制度的开始?
(3)请补充写出材料三表格中A、B所代表的组织机构名称。
10 . 国家管理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图中a处所示地区的管辖机构是
A.中书省B.宣政院C.行中书省D.北庭都元帅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