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朝阁臣的选任,万历以前大多是通过“特简”,即由皇帝不通过吏部,或由现任阁臣们推举、或由宦官们援引、或采纳大臣们的举荐、或由皇帝亲自选拔而直接下旨的方式任命。从万历开始,多是由“廷推”产生,即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推举若干名人选,再由皇帝选择点用。内阁成员产生方式的变化侧面反映出(     
A.内阁政治地位提高B.官员选拔日益公平
C.内阁掌握了决策权D.君权受到朝臣限制
2 . 内阁制度在明朝永乐年间基本形成,仁、宣二朝时阁臣品秩和政治地位较之前有大幅提高,权力日重。该制度(     
A.动摇了统治根基B.强化了中央集权
C.加强了君主专制D.禁锢了百姓思想
3 . 明清时期,某一举措使皇帝直接处理地方事务,了解各地风土人情、生产生活和吏治状况,便于皇帝做出决策。该举措是(     
A.废除丞相B.成立内阁C.确立奏折制度D.设立军机处
4 . 黔西州在明代属于水西土司管辖,其行政范围内生活的几乎全是当地苗民。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后“客民”开始进入该地区,到乾隆时期,该地区的汉族人口总数已达129585人,而当地苗民总人口为45263人。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是(     
A.清政府推行改土归流的政策B.高产农作物品种从美洲引进
C.中原人口增加激化人地矛盾D.设立理藩院缓和了民族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下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A.皇权与相权斗争结果是废除丞相B.六部取代丞相成为最高权力机构
C.内阁成立以后完全行使丞相权力D.内阁通过行使票拟权以控制君主
2023-10-31更新 | 637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东煌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材料表明(     
A.专制皇权得到加强B.中央官职得到优化
C.政府行政效率提高D.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7 . 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A.内阁宰辅权力得到加强B.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明朝内阁在一定时间内发挥过作用,但更多情况下却助长了皇帝的惰性。由此可以推知,明朝(     
A.内阁利于正确决策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发挥辅政功能D.权力结构混乱无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张居正在位时三子登科,被认为是操纵科举的结果。在张居正去世后,万历十年、十六年举行的科举考试中,众官员掀起前所未有的反对辅臣子弟登科的浪潮,并最终获得胜利,被禁考辅臣子弟及相关考官成为牺牲品。这一事件主要表明当时(     
A.人才选拔程序日趋规范B.官僚群体蔑视权威
C.辅臣权重影响科举公信D.社会公平得到彰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统治者采取了检核簿册、连坐告密、遣吏巡行、密查侦缉、密奏传呈等方法进行监察督核。其中密奏传呈是经过特殊渠道将奏报的内容直接送呈君主,由君主亲阅,再朱批处理,并不通过各级军政部门,拥有最大的权威。清朝的“密奏传呈”指的是(     
A.刺史制度B.设置通判C.奏折制度D.内阁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