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西周宗法制最显著的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形成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
C.保证了贵族的血统
D.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历史学家钱穆解释“宰相”由来:“在封建时代,贵族家庭最重要事在祭祀。祭祀时最重要事在宰杀牲牛。象征这一意义,当时替天子诸侯乃及一切贵族公卿管家的都称宰……宰就是掌管杀牛祭祖的。”到了秦汉,家宰变成了国家的政治领袖。宰相的由来,反映了
A.古代贵族家庭十分重视迷信活动B.皇权和相权之争是封建时代的顽疾
C.宗法制对古代政治制度影响深远D.祭祀活动随着生产力发展逐渐消失
3 . 《诗经》云:“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西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商朝灭亡的教训B.此篇最有可能出自《风》
C.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D.主旨是坚持嫡长子继承制
4 . 如图所示政治结构反映的制度是
A.宗法制和郡县制
B.世袭制和分封制
C.世袭制和郡县制
D.宗法制和分封制
5 . 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北侧的太庙(如图)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200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这种传统礼制应为
A.内外服制度B.宗法制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
6 . 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史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①西周实行宗法制
②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③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
④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7 . 西周实行的宗法制主要特点是
A.王位世袭
B.具有神秘色彩
C.王权至上
D.血缘关系维系
2018-01-0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12月天津市南开区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崇尚礼制,礼涵括了典章制度、礼节仪式、道德规范三个方面,以制度层面为主,成为治理国家的重要规范。西周的礼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使人们开始突破狭小的部族组织的局限,通过共同的语言文字、道德伦理和风俗习惯,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它使一个来源多样、由不同族群组成的王朝具有了心理上与文化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罗马法的发展反映了罗马人依法治国的观念和罗马人崇尚法治的意识。罗马法在治理国家和协调社会关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摘编自王和《历史的轨迹:基于夏商周三代的考察》

材料二:罗马人所关注的是将人类历史上最宝贵的资源——人,引进到罗马政体之内,因为他们需要军事武力来扩张。这与希腊对公民权相当限缩,不愿与他人分享的观念十分不同,这使得希腊城邦永远都是小型社区,而且往往越来越小。

——波利比阿《罗马帝国的崛起》

材料三: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四: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欧洲不同的治国模式,分析这两种治国模式形成的背景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意义。

(2)依据材料二指出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的区别,分析这种区别造成了怎样的结果?

(3)根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017-12-2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文)试题
9 . 下表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017-12-27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理)试题
10 . 《红楼梦》中对贾氏宗祠祭祖、宗族事务管理、贾府爵位继承等的描述,真实地折射出封建社会(     
A.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B.封建家族的日益衰落
C.宗法制下的社会生活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