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妾室所生之子为庶子。①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以此类推,②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材料二   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①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史记·周本纪》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读史指导】


材料   主旨

材料一:介绍本周宗法制的内容和特点。
材料二:周幽王破坏宗法制的表现。
信息解读
材料一:①指出了周王室具有王位继承资格的人选。②说明了宗族网的形成具有治理国家的作用,体现了血缘核心。
材料二:①说明了周幽王想要废除预立的太子人选,这破坏了传统的宗法制。
历史结论宗法制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嫡长子继承制是其核心内容,体现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核心特征。

2019-06-1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册预习卷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2 . 宗法制度通过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的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2019-06-15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册预习卷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3 . 我国古代宗法制度的核心是________
2019-06-15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册预习卷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4 . “孝”作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与“孝”这种传统美德的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
5 . 下图是周王家庙布局示意图。一般而言,祖庙居中,二世称昭,三世称穆,四世称昭,互为昭穆。下列有关昭穆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父子同列祖孙异列的神主摆放秩序
B.肯定了昭穆对兄终弟及有积极作用
C.印证了天子-诸侯-卿-士等级的存在
D.以区别宗族内部的长幼、亲疏之序
6 . 商代的王位继承,既有传子者,也有传弟者。继承制度的不确定,极易造成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不利于王朝稳定。为改变这一局面,西周统治者实行了
A.禅让制B.嫡长子继承制C.分封制D.王位世袭制
2018-12-06更新 | 238次组卷 | 17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册预习卷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8-19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7 . “每个诸侯的疆域内,必有宗庙,其始祖被全疆域人供奉,保持着一种准亲属的关系。在领域内不仅公侯伯子男的名位世袭,主持国政的卿及大夫也由指定的世系所把持。”材料最能说明,西周
A.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分封制有利于扩大疆域
C.分封制和宗法制紧密结合
D.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2018-11-24更新 | 429次组卷 | 20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册预习卷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8 .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          
A.完全割裂B.前者决定后者
C.互为表里D.后者决定前者
2018-10-09更新 | 188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教材精创】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2)-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西周时期鲁国的世系图,其中横线表示传子,竖线表示传弟,箭头表示弑杀争位,数字表示嗣位顺序。这最能表明当时的鲁国
A.未能遵循周代继承原则B.实行了王位世袭的制度
C.存在违背宗法制的现象D.统治集团内部等级森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公元前892年周懿王死后,其叔姬辟方趁内忧外患形势混乱之际即位,是为周孝王。但周孝王死后,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继位,是为周夷王。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B.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
C.诸侯可操纵王室事务
D.宗法意识已日趋淡薄
2018-01-11更新 | 391次组卷 | 23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册预习卷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