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左传》记载有“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此外,天子和诸侯还经常举行“合族之食”的典礼。材料反映了(     
A.民间的宗法关系比较浓厚B.分封制是维系西周统治的基础
C.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相同D.利用宗族关系来维护政治认同
2 . 福建土楼的结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对这种建筑布局产生影响的古代制度是(     
A.宗法制B.礼乐制C.分封制D.郡县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周时期,楚君熊渠以“蛮夷”自居,并分封诸子与西周对峙;战国时期,楚国成为七雄之一,既积极北上中原,又将五帝之一的“颛顼”奉为自己的先祖。这一状况反映了(     
A.楚国“华夏认同”的程度日益加深B.宗法体系长期受到诸侯的抵制
C.楚国恪守“华夷之辩”的文化传统D.战争冲突利于促进各民族融合
2022-11-16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2022-11-12更新 | 234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4-2015学年四川成都市六校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5 . 近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谓:“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最高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实行了内外服制度D.血缘关系亲疏作为权力分配主要依据
6 . 西周时期,宗子“必皆有土之君”,卿大夫“有分土,而无分民”,亦不能建立宗族;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庶子地主亦可聚族而居、尊祖敬宗。这说明(     
A.族田有助于增强宗族凝聚力B.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互为表里
C.血缘政治衰落助推经济发展D.土地制度变革导致宗法制衰落
2022-10-16更新 | 1426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周实行“同姓不婚”制度。春秋时,鲁昭公从吴国娶回夫人,由于鲁国是周公封地姬姓,吴国也是姬姓,时人指责鲁昭公“君而知礼,孰不知礼”,甚至该夫人过世后也不能执行夫人一级葬礼。这说明当时(     
A.分封制度遭到破坏B.宗法分封互为表里
C.宗法观念影响较大D.诸侯争霸连年不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夏商周三代宗法制度的最重要特点是将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宗法制度(     
A.家国一体化的特征B.原始宗教的内隐性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维护嫡长子继承制
2022-09-16更新 | 1585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竹书纪年》记载,西周末年,幽王宠幸褒姒,废太子宜臼及其母申后,立褒姒为后,以褒姒子伯服为太子。申后之父西申侯联合缯国等诸侯和犬戎,与王军战,幽王和伯服均被杀,西周灭亡。西申侯等诸侯共尊宜白为周王,即周平王。该事件表明当时(     
A.贵族等级秩序败坏B.宗法制已不被认可
C.诸侯竞争愈演愈烈D.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10 . 《左传·公年》记截:“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体现出(     
A.分封制是宗法制基础B.政权与族权的结合
C.王权与神权相互影响D.内外服制度的推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