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0 道试题
1 . 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民主推选
B.兄终弟及
C.嫡长子继承
D.父死子继
2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周王的亲族
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C.周王的姻亲
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
2016-10-12更新 | 272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4-2015学年安徽合肥剑桥学校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3 .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宗法制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权利的继承问题
B.强化中央政府权力
C.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D.确保宗族内部稳定
4 . 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
2016-10-11更新 | 2972次组卷 | 104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
A.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
B.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C.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
D.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
6 . 名字能反映一个时代,可以窥探人们心中寄予的某种期望或恪守的某种观念。从《宋书》中的刘敬先、殷孝祖,到《新唐书》中的张茂宗、延宗,再到《明史》和《清史稿》中的汤显祖、严世藩,史念祖、杨光先,它体现了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下列哪种观念
A.等级观念B.宗法观念
C.法治观念D.辈分观念
7 . 每至清明,陕西黄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黄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礼祭黄帝。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2016-08-18更新 | 266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9 .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
A.维护皇权独尊
B.倡导尊老爱幼
C.强化尊卑等级
D.凝聚血脉亲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