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0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在商王康丁之前,商王之子以“大子”、“小子”等称谓表示排行大小的区别:康丁以后,商王之子以“大子”、“长子”等称谓表示主次、嫡庶之分。该学者的研究表明商代已经开始萌发
A.王位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世卿世禄制
2 . 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殷之宗庙,以子能继父者为大宗,身死而子不能继位者,虽长于昆弟,亦降为小宗。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昭穆亲疏之法也。”材料强调的是
A.宗法制起源于嫡庶之制
B.宗法制与周公制礼无关
C.宗法制在商代已经存在
D.宗法制起源于宗庙祭祀制度
3 . 商代的继承制度是父死子继,辅之以兄终弟及。西周初年,始行“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继承制度。这种继承制度与商代的继承制度相比,其进步性主要体现为
A.实现了王位继承问题的制度化
B.有利于维护王权和政治的稳定性
C.正式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D.避免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
2019-04-2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县级联考】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等五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的特点。以下制度能说明这个特点的是
A.科举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内阁制
2019-09-0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周武王去世后,其13岁的嫡长子姬诵继位,因姬诵年幼,由其叔父周公摄政。姬诵的另几个叔父管叔、蔡叔和霍叔认为周公有篡位之心,并依次为借口发动了“三监之乱”。由此可见
A.分封制激化了家族矛盾
B.宗法制弱化了君主权利
C.地方势力享有较多特权
D.周初统治秩序尚不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
A.分封制
B.内服制度
C.联姻结盟
D.宗法制
2018-11-04更新 | 80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74年发掘的陕西宝鸡弓鱼国墓地是西周时期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的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血缘关系导致贫富差距
B.分封制度打破墓葬等级
C.宗法关系影响墓葬规格
D.墓葬体制影响宗法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