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殷商晚期,商王的配偶逐渐有了妻妾之分。在此基础上,西周将其进一步严格化,并将其由天子、诸侯推广到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阶层。这一变化
A.强化了天子权力
B.有利于加强政权稳定性
C.降低了女性地位
D.标志着贵族政治的形成
2018-04-03更新 | 539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周以前,贵族社会流行多妻婚姻;西周时期,一夫多妻制被一夫一妻多妾制取代。这一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强化周天子的权威
B.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
C.降低了女性的地位
D.削弱了贵族的特权地位
2018·江苏·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这一变化说明
A.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B.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C.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
D.齐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4 . 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提出五始终学说。他认为五行本、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王朝兴衰作解释。周朝是火德,服饰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票”为正色而象征尊贵。但春秋时期齐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这一变化说明
A.胆饰适应国家统一需要
B.纺织工艺水平进步大
C.宗法分封制走向崩溃
D.服饰色彩的地域性明显
2018-11-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临清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血缘政治衰落
B.农民阶级兴起
C.分封制的瓦解
D.井田制的破坏

6 .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古代政治制度较早地就开始了完备化、成熟化的过程。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诸侯争霸,胜者为王
B.尊王攘夷,号令诸侯
C.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D.大国诸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2.祭祀祖先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民间风俗。江西乐安流坑村是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聚族而居的封建宗族组织,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祠堂祭祀习俗和历史文化遗迹。追根溯源,上述现象与下列哪种制度中有密切关系
A.井田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3.借鉴历史,总结历史,再根据现实情况,创造历史,这就是善读史书的毛泽东。毛泽东善读史书,对嬴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话正确的理解是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4.君臣关系的好坏,应当说是一个政权的政治是否正常和能否稳定的标尺。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到了明代只能“跪奏笔录”,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
5.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一到图三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2018-11-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盂县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战国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郡县制的实行
D.井田制的瓦解
8 . 明初制度规定,京官三品以上乘轿,其它官员骑马;到了明代中期,士大夫“始骑马”,不久“皆乘轿”;而到明代后期,一般的读书人都可以乘轿出行。这反映了明朝
A.科举制推动知识分子地位的提升
B.士大夫率先奢靡的行为影响深远
C.经济繁荣促进了交通工具的改善
D.礼法观念松弛带动社会习俗变化
9 . 2015年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一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科举制
2018-01-24更新 | 218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燕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春秋战国时期,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后者很快在政治伦理体系中成为重要道德规范。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A.血缘宗法制度的破坏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政治伦理观念的变化
D.诸侯国各种矛盾的缓和
2018-01-13更新 | 402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陈州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