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战国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郡县制的实行
D.贫富差距的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夏、商王位的传承中,既有父子相传,又有兄终弟及,而周代则强调“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变化从本质上说明了
A.宗法观念开始出现
B.宗法体系逐步完备
C.贵族政治走向衰落
D.官僚政治正式确立
2018-05-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清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汉语中“父子”“婆媳”“君臣”“将士”“男女”“父母”“夫妻”等,这些称谓的组成尽管都是并列关系,但是不能把其顺序颠倒,比如“君臣”不能说成“臣君”,“父母”也不能说成“母父”。该现象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汉语语法单一,缺乏变化
B.严格的尊卑贵贱宗法观念
C.男性占据社会主导地位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周灭商后,将商人的至上神上帝,转换为天,周王是天的嫡长子,称天子,是诸侯的领袖,天子不必再通过自己的祖先,而是可以直接祭天、向天祈祷,这一变化反映了
A.王权开始高出神权B.最高执政者权力提高
C.血缘纽带渐趋松弛D.“家天下”格局开始动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郡县制的实施
D.井田制的推行
2017-12-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西周以前没有关于人质的记载,东周常有宗族之子做人质的情况,如“周郑交质”。秦始皇也是“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时,“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所出。这种变化反映出
A.宗法制已难以为继
B.王室权威荡然无存
C.社会秩序正在转型
D.诸侯争战,民生困苦
8 . 春秋时代盛行盟誓活动,有周王与诸侯间的盟誓、诸侯间的盟誓,也有卿大夫间的盟誓。盟誓时往往举行庄严的仪式,杀牲歃血,宣读盟辞,并记录为盟书作为相互约束的依据。这主要反映
A.分封制的仪式发生重大变化
B.诸侯争霸战争受到有效遏制
C.礼乐制与等级秩序得到维护
D.宗法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西周孝的对象为祖先考妣(不包括健在的人),孝的形式是祭祀,以不断强化祖先权威和同出一祖意识,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至春秋,孔子倡导的孝的基本形式是侍奉父母,将孝下移至庶人,为人子者都是孝的主体。这种变化反映出
A.礼乐制度瓦解B.小农经济的确立
C.宗法制走向崩溃D.儒家学派的创立
2017-05-04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所示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社会变化的描述,该时期是
A.夏商西周B.春秋战国
C.秦汉三国D.两晋南北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