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5 道试题
1 . 《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做法( )
A.表明了春秋时期宗法制度的崩溃B.严重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C.遵循了周代的宗法制度精神实质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
2022-03-03更新 | 134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栏目一直备受观众喜爱。中华民族重视家庭、重视亲情、重视家风的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
A.宗法制B.分封制C.禅让制D.世袭制
3 . 自商王中丁以来,出现“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的现象。《史记》载商末时期:“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这说明该时期
A.嫡长子继承制渐趋形成B.中央确立对地方绝对权威
C.王位世袭制度遭到破坏D.商朝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2022-02-20更新 | 25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周朝有同姓贵族之间不得联姻的规定,故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甥舅之国”的出现(       
A.推动了“家天下”局面的形成B.扩大了宗法关系,巩固了统治
C.强化了部落血缘贵族统治D.强化了周天子的专制权力
5 . 史料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类似现象的出现当不早于(   )
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2022-02-16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仙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政治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与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恰当的是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不再以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小宗
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2022-02-15更新 | 130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0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7 . 有学者认为:西周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父系血缘关系的远近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由此可知,西周宗法制
A.利于增近人们之间的联系B.规范了人们社会地位
C.利于协调宗族内部的矛盾D.削弱了宗族的凝聚力
2022-02-1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每当白鹿原上发生大事件,族长白嘉轩都会召集原上所有的成年男子到宗祠议事,有权对触犯族规者进行责骂、鞭笞甚至驱逐出原。电视剧《白鹿原》的这些剧情,主要反映了
A.分封制的影响B.宗法制的影响C.礼乐制的影响D.郡县制的影响
2022-02-1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由此推断姓氏对西周的政治影响是(  )
A.宗族比国家更重要B.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
C.导致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D.血缘关系的政治作用已淡化
2022-01-2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为了家族或者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历来有“传嫡”和“传贤”两种继承方式,其优劣也曾长期争论不休。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体现了对王位传承的重视B.强调了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C.“传嫡”可以保持家族垄断优势D.“传嫡”神秘迷信色彩过于浓烈
2022-01-22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