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6 道试题
1 . 据如表可知,《诗经》(        
资料出处
“文王孙子,本(宗)支(子)百世。”《诗经·大雅·文王》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诗经·大雅·板》
“此令(和睦)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痛(意为害)。”《诗经·小雅·角弓》
A.主张约束民众行为B.深受宗法观念影响
C.提倡削弱诸侯权力D.劝导君主以德治国
2 . 西周宗法制度不仅适用于周室同姓贵族,也适用于分封的异姓贵族。西周王室不仅将同姓不婚的习俗发展为以法律强制维护的礼制和社会规范,还进一步规定凡同姓不问远近亲疏、相隔几代,均不通婚姻。西周实行这一度的主要目的是(     
A.保持稳固的政治格局B.维护诸侯的独立地位
C.形成开放的治理结构D.确立严格的等级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大司徒“以乡八刑纠万民”,“八刑”指的是“不孝之刑”“不睦之刑”“不姻之刑”“不弟之刑”“不任之刑”“不恤之刑”“造言之刑”“乱民之刑”。这说明西周时期(     
A.重视维护伦理秩序B.外儒内法理念初步形成
C.贯彻明德慎罚原则D.礼乐制的教化功能突出
4 . “出奔”是被迫从一国出逃到另一国寻求政治庇护或援助的行为。春秋时期出奔者多来自贵族阶层,有不少宗族成员和私属仆役跟随,出奔事件集团性色彩浓重;战国时期出奔占主导地位的是士,向个人化方向发展。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B.诸侯兼并战争实现了局部统一
C.当时的政治斗争错综复杂D.宗法血缘关系在政治领域淡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周宗法制规定天子、诸侯等职位,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其他儿子则被分封为次一级的职位,即诸侯、卿大夫或士。这一制度旨在(     
A.构建完整的祭祀体系B.适应周天子专制需要
C.维护统治集团的稳定D.建立规范的礼制社会
2023-02-12更新 | 973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左传》记载有“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此外,天子和诸侯还经常举行“合族之食”的典礼。材料反映了(     
A.民间的宗法关系比较浓厚B.分封制是维系西周统治的基础
C.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相同D.利用宗族关系来维护政治认同
7 . 有学者把西周的分封称为“一个以周氏宗族为核心、以姬姓异氏宗族为主干、以异姓异氏宗族为辅翼的宗族群”。这反映了西周(     
A.宗法划分代替地域划分B.政治主体是姬姓宗族统治
C.宗法等级秩序日益森严D.宗族观念影响着分封实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2022-11-12更新 | 231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3-2014年山东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9 . 《殷周制度论》记载:“周人既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开国之初,建兄弟之国十五,姬姓之国四十……故殷之诸侯皆异姓,而周则同姓、异姓各半。”这反映了(       

A.商朝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B.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具体表现
C.西周实行家国一体的制度D.分封制拱卫了周王朝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周实行“同姓不婚”制度。春秋时,鲁昭公从吴国娶回夫人,由于鲁国是周公封地姬姓,吴国也是姬姓,时人指责鲁昭公“君而知礼,孰不知礼”,甚至该夫人过世后也不能执行夫人一级葬礼。这说明当时(     
A.分封制度遭到破坏B.宗法分封互为表里
C.宗法观念影响较大D.诸侯争霸连年不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