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7 道试题
1 . 有学者在评论我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指出,它对于减少政治继承中的冲突、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稳定有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符合儒家思想的家族本位观念和最低政治目标。该政治制度是
A.嫡长子继承制B.中央集权制度
C.王位世袭制D.宗法分封制
2 . 东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半决赛以打破亚洲记录的9秒83获得了小组第一,顺利进入百米决赛,成为亚洲第一位能闯入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奥运结束后,苏炳添前往苏轼宗祠祭祖,在宗族族长的陪同下,由中门进入祖祠,这表明我国(     
A.分封制影响深远B.宗法观念长期存在
C.封建家长制盛行D.家谱文化博大精深
3 . 福建土楼在设计上遵循“三堂两横”,即下堂(门厅),中堂(祭祀及客厅)和后堂(尊长住所),同一楼层根据“长幼有序”安排,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宗法理念B.维护封建秩序
C.反映人本主义D.加强地方管理
4 .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图书体裁,记录了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和家族重要人物事迹,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这种历史现象与下列哪种制度有关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
5 .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建构起纵向的统治秩序,加强了王权。宗法制则从普遍存在的宗族关系层面,增强了周王的影响力。由此可知西周政治制度建构的出发点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防止商朝旧贵族的复辟
C.实现统一有序的国家治理D.维护等级分明的贵族政治
6 . 西周青铜器铭文和周代文献记载,周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王”。这一称号既是姬姓乃天下之大宗的表现,也是王朝礼制的规范。这反映了西周
A.王权开始与神权相结合B.社会风俗受到礼乐浸染
C.国家祭祀制度较为成熟D.政治统治宗法色彩浓厚
7 .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春秋五霸中的首霸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
A.提倡一夫一妻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C.维护宗法制度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2021-11-09更新 | 21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金华一中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8 . 有学者指出,从儒家所预设的社会政治发展模式来看,嫡长制虽是“家天下”的传子之法,但却是通往“官天下”的现实起点。该学者意在说明嫡长制
A.确立了王位继承的基本原则B.反映了儒家家族本位的伦理
C.体现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D.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9 . 下图为2018年入选《国家宝藏》的两件青铜器——商代皿天全方罍和西周大克鼎,分别是皿氏一族为祭祀父辈先人、大贵族克为祭祀祖父而铸造。以上反映出
A.中国先民重视宗族血脉之情B.商周时期政治统治十分稳定
C.先秦时期礼乐等级制度盛行D.分封制下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10 . 公元前817年,周宣王立鲁武公的少子为鲁国嗣君,鲁人不从,宣王起兵伐鲁,终使鲁屈服,史称“宣王伐鲁”。“鲁人不从”的依据是
A.世官制B.嫡长子继承制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