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如图是1974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堇鼎,其铭文大意为燕侯派堇前往宗周为召公奉献食物,并受到召公赏赐。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

A.禅让制
B.礼乐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 . 据《礼记·乐记》载:“武王克殷,反商……下车而封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于宋。”后人称为“下车佳政”。由此可见,分封“杞、宋”两国(     
A.扩大了西周的疆土B.旨在表彰大臣功勋
C.维护了边疆的安定D.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3 .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其中,“王而不藩”的“藩”意指
A.在地方实行分封制B.在中央实行世袭制
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D.在中央实行皇帝制
2016-11-18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三2月月考文综历史卷
4 .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严格地说封建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材料中的“地主”和后世相比,其特殊性主要在于
A.拥有世袭统治权
B.所属土地可以买卖
C.尊重上级的权威
D.属下人民归其管理
2016-10-11更新 | 226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新一双语学校2022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