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的对象主要有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观察下图,殷商亡国后,其后裔受封于
A.
B.
C.
D.
2019-03-0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石景山区2019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下列不属于西周分封制内容的一项是
A.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赐给亲族、功臣,并封侯
B.诸侯要向周天子纳贡
C.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带兵随从周王作战
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周王纳税
2019-01-30更新 | 2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福建省泉州四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4 .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B.封建土地所有制
C.三公九卿制度D.郡县制度
2019-01-30更新 | 7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卷
5 .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
A.王位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019-01-30更新 | 910次组卷 | 93卷引用:2011届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2007·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6 . 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
A.自然的崇拜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
2019-01-30更新 | 163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卷B组(上海卷)
7 . 《周礼》记载“以脤膰(祭礼用的肉)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下列封国中应以“脤膰之礼”对待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西周时期,周天子直接分封的诸侯从未出现过叛周现象,甚至在周幽王时为博得宠妃褒姒一笑,竟在没有寇敌的情况下下令城防举烽火,结果诸侯纷纷率兵来救难勤王,这反应出西周时
A.边疆地区得到巩固
B.周王拥有“共主”权威
C.各诸侯王为王命是从
D.宗族意识得到强化
9 . 下图反映了西周初期的重要封国,据此不能推断出的信息是
A.西周初期的分封以同姓诸侯为主
B.燕成为深入东北的一个姬姓封国
C.鲁茅两国通过姻亲巩固政治联系
D.周的文化覆盖到黄河的中下游
2018-12-2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每日一题》高考二轮复习-考向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0 .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武王时期西周中央权力很大
B.血缘关系是分封的重要原则
C.武王没有分封功臣
D.分封制度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2018-12-04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浙江省杭州2019届高三上学期模拟卷十一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