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2 道试题
1 . 西周的分封制较之于夏商,又有制度的创新,被称为“封邦建国”,体现出新的特点有(     
①宗法色彩更加浓厚   
②同姓分封,范围扩大   
③逐级分封     
④规范赋税制度
A.①②④B.①③C.①②③D.①③④
2016-11-18更新 | 3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阳谷县第二中学下学期第六周高考调研历史试卷
2 . 唐代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认为:“封建非圣人之意也,势也。”对于文中“势”的理解正确 的是(     
A.西周初年的复杂局面
B.强大的贵族势力
C.日益强化的皇权
D.唐朝强盛的国力
2016-11-18更新 | 9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阳谷县第二中学下学期第七周高考调研历史试卷
3 . 现在的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湖北被称为“荆楚大地”,江浙则被称为“吴越之地”。这些名称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上溯到
A.大禹治水
B.商朝的宗法制
C.西周分封
D.汉朝设郡县
4 . 相传周成王和弟弟叔虞玩耍时用桐叶对弟弟说:“我把它封给你吧!”一旁的周公马上上前表示祝贺。成王说:“我是开玩笑的。”周公说:“天子无戏言。”于是成王把唐地封给了弟弟叔虞。这则故事讲的是
A.世袭制B.分封制
C.君主专制D.禅让制
5 . 穿越历史时空,假设你和甲、乙、丙三位同学回到西周武王时代,请判断你们谁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你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后归附周武王
B.甲同学曾随武王伐纣,立下汗马功劳
C.乙同学出身于平民,但才能、人品俱佳
D.丙同学属于西周姬姓王族成员,整日养尊处优
6 . 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主要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历史变迁过程。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周人坚持“尊尊而亲亲”的原则,以礼治天下。周天子常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
材料二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材料三 幽王时边境空虚,犬戎东侵,周师大败。但幽王竟不顾犬戎的进犯,却于幽王十年(公元前772年)与诸侯会盟兴兵讨伐申国,企图杀害宜臼。申后的父亲申侯于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联合犬戎、吕、缯等国举兵攻周。周幽王急“举烽火征兵”,诸侯不至。犬戎攻破镐京,杀幽王于骊山下,西周灭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什么周天子会如此称呼诸侯?
(2)材料二中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什么“诸侯悉至”?
(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诸侯对周天子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2016-11-18更新 | 10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8 . 下列对“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理解正确的是
A.西周采用分封诸侯的办法建立了封建制度
B.实行分封制是为了建立军事屏障拱卫王室
C.分封的对象局限在周王室的宗族姻亲范围
D.分封诸侯削弱了西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
9 . 《左传•鲁隐公六年(公元前727年)》载:“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礼也”。 这反映了
A.各诸侯国负有对周的朝贡义务B.以鲁国为首的诸侯国自愿的道义举动
C.各诸侯国是在落实《周礼》中的规定D.周天子拥有绝对的权威
10 .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其中,“王而不藩”的“藩”意指
A.在地方实行分封制B.在中央实行世袭制
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D.在中央实行皇帝制
2016-11-18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三2月月考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